金秋十月桂满园,同步课堂绽芬芳。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交流,依照三校“互联网+义务教育”之“城乡同步课堂”的实施计划,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携手四明山镇校、松阳县古市小学,继续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系列活动。
9月29日上午,东江校区章琼玲老师带领五年级学生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章老师抓住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关键,将转化的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来,恰到好处地将教学重点定位在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0.85变成85?为什么被除数7.65也要跟着移动相同的位数呢?让学生知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已有的知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之后通过探究,比较,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课堂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学生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东江校区章琼玲老师9月29日下午,东风校区王凯琪老师执教五上《猎人海力布》一课。王老师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通过“借助导图,初识民间故事”、“聚焦重点,复述民间故事”和“小组合作,创造性复述展示”的教学环节将语文要素扎实落地。课堂上,王老师先引导学生借助概括小标题把握文本大意,借助导图概括课文的主要事件,从而体会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接着直接从“劝乡亲”的高潮情节入手,依托作业本,一步步唤起学生对海力布舍己为人的人物形象的感知。之后,王老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发现创造性复述的方法之后再练说,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循序渐进,逐渐内化,不断提高复述能力。课堂积极生动,学生投入其中。东风校区王凯琪老师10月13日上午,由东风校区徐寅刚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徐老师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年龄,引出很多表示年龄的算式,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老师任何一年年龄,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产生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悬念,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带来的方便。再利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重组教材,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条件从顺逆两个思维的方向,通过观察、类比,从而得出同一件事,由于表达的方式不同,数量关系也不同,含有字母表示的式子也不同,通过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接着让学生举例在数学学习中用字母表示的其他例子,引出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字母表示带来的简单易记方便应用。课堂上,学生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从中受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的熏陶,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积极性。东风校区徐寅刚老师10月13日下午,东江校区赵霁老师执教五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赵霁老师立足文本,结合学生学情,着眼于单元要素“结合查找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将“联系重点内容的构建感知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对比中激发热爱祖国和仇视侵略者的思想感情”作为课文教学重点,设计了“初读文本,理清顺序与结构”、“研读文本,激活语言与情感”、“了解毁灭,不忘国耻”三个板块。课堂中,赵老师引导孩子通过段意归并,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顺序。之后,通过聚焦重点语段、抓关键字词品悟、结合搜集的文物资料等体会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毁灭带来的深深的悲愤之感。课堂上学习活动有序展开,学习成果扎实有效,孩子们习得方法,提升了素养。东江校区赵霁老师10月15日上午,来自梦麟校区的茅鸿科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西湖十景》一课。茅老师首先由视频导入,让学生欣赏了美丽且富有意境的西湖十景,然后通过探讨交流表现的方法、墨色的把握、小景表现的小练习等步步深入,使学生轻松掌握了用笔墨表现西湖十景的方法。之后,茅老师又通过让学生赞美西湖、欣赏分析大师名作、探讨交流构图、用色、教师示范、学生创作、展示评价、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创作出了一幅幅充满意境的水墨西湖作品,而且还使学生感悟到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教态亲切自然。使在场师生感受到了水墨西湖的意境之美和西湖十景的山水之美。梦麟校区茅鸿科老师同步课堂,让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形成一种“穿越式”教学,让三个校区三个班级的学生共享了精彩课堂。虽然隔着屏幕,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仿佛近在咫尺,积极提问,踊跃参与,沉浸在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中。今后,三校还将继续通过城乡同步课堂、网络研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活动,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各项活动,实现教优质教育的资源共享。报道:张芳芳
图片:邹辉、张芳芳
制作:邹佳瑶
审核:邹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xw/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