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这是个对于人类历史发展来讲,较为庞大的历史数字。
要知道,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有大概年。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早在年前,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浙江宁波一带,已经在日日夜夜大摆“海鲜宴席”了。
这并不是在开玩笑,因为早在年10月,考古学家就在浙江宁波余姚市发掘出了一处特别的遗址。
这处遗址,发掘时,埋藏在地表以下8米左右;不仅如此,出土文物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海洋软体动物贝壳。
仅仅这两点,就使得这处遗址意义深远。
这个遗址,就是井头山遗址。
那么,为什么单凭这两点,就能让井头山遗址与众不同呢?
当年那日日夜夜从这里飘出的诱人香气,又到底有何深远的意义呢?
首先,我们就需要从地理的角度上,来解决以上问题。
因为我们知道,华夏文明通常被认为起源于黄河流域,发展于长江流域。抑或是两条流域同时发展。
也就是说,华夏文明的起源,从根本上讲,被认为是与河流息息相关的。
黄河、长江,这都是河流。
然而,浙江宁波这里的井头山文明,却是与大海息息相关的。
我们知道,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现代文明更是久久依靠于海洋。
然而,华夏民族最初的发展,却似乎与海洋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从最初的洛阳中原一带的发展,到后来的秦帝国并六国完成统一,华夏民族似乎始终以中原一带为核心。
而中原一带,则主要围绕着黄河、长江而进行发展。
井头山文明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华夏民族并非一直依靠河流来发扬光大,而是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依靠大海,来完成华夏民族繁荣下去的使命。
那么,除此之外,井头山文明还有其他值得推敲的意义吗?
这就要看“”这个数字了。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宁波人”是在年前,开始以“海鲜”作为主要食物的。
年前,那是一个什么历史概念呢?
年前,正值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前中期,也就是人们刚刚使用磨制石器进行农耕、作战,用陶器进行食物储存的时期。
这样一个时期,人们尚处于原始氏族公社阶段。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原始阶段”,“宁波人”却依靠几千年后欧洲人方才依靠的海洋,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懵懂的华夏人,早在当时,就已隐约意识到海洋这块宝藏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时时依存于身边广袤的大海。
此时的井头山,正处于“海平面上涨”时期,他们脚下,是一块四面环海的岛屿。
这里鸟语花香,时而有鲜美的贝类被海水冲上沙滩。各种海螺、牡蛎和海鱼,都是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正是依靠着这些美味的“海鲜”,他们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在这里。
他们也许从未想过,年后,他们的聪明智慧,会让现代人为之一振。
这就是中华文明,它从来就不缺少令人意外的惊喜,从来就不缺少让人疑惑不解的鬼斧神工。
感谢您阅读本文,也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jj/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