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区家长把孩子送到农村上学你认同让

发布时间:2025/1/15 12:34:16 

插图:魏力谨邵天骊

新闻回顾

在宁海县越溪乡,有一所看似其貌不扬的农村幼儿园,开发出了一系列让全县幼儿家长羡慕的“田园课程”,并在年12月被评上省一级幼儿园。在这所只有名学生的幼儿园里,每天有45分钟的果蔬特色区域活动,每周一小时的植趣生态体验活动,每季一周的果蔬收获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的美食节……丰富的乡土园本课程不仅让不少孩子天天吵着要去上学,甚至吸引了住在宁波市区的家长,坚持要把孩子送到这里。对此,您怎么看?

嘉宾发言

黄信良:宁海县越溪乡这所规模不大、其貌不扬的农村幼儿园,却能办成让城区家长都愿意把孩子往这里送的幼儿园,并能评上省一级幼儿园。初次听说此事时,觉得这是幼儿园办学领域中的一个奇迹。现在的幼儿家长都设法把孩子往城里的幼儿园送,而各幼儿园在硬件建设上追求“高大上”、追求“洋气”蔚然成风,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越溪乡中心幼儿园却能取得这样的办园效果,确实算得上一个奇迹。但仔细想想,也符合逻辑。有作为才有地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的办园效果是该园近20年来,坚持利用特色资源持续接力地开发园本课程结出的硕果。

马果叶: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成长,我不仅认同,还十分支持。基础性和启蒙性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恰恰有必要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的优良个性和品质。

陈剑文:我看到过很多家长倾尽全家之力,在城里买了房子,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上学。城里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农村上幼儿园,那真是极其罕见的事了。足以说明越溪乡中心幼儿园的魅力所在,能评上省一级幼儿园也是因为其办园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黄信良: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只要这个人能发现并发展自己的长处;每家幼儿园、每所学校都有可能受到家长、学生的欢迎,只要他们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越溪乡中心幼儿园开发“田园课程”就是一个示范,我市肖东一小办学中突出姚剧特色教育、肖东二小突出足球特色教育,也都是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办出口碑的范例。

马果叶:越溪乡中心幼儿园开设“田园课程”的做法很好,值得借鉴推广。让孩子从小接受“田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良好品质。同时,孩子们可以从各种生态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学到许多平常学不到的知识。再说,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很忙,特别是住在城市里的孩子能够体验乡村田野乐趣的机会很少。如果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学习种植豆瓜果蔬,敲敲打打锻炼动手能力,是种不错的尝试。实践证明,这家幼儿园的创新教育非常成功。丰富的乡土园本课程不仅让不少孩子天天吵着要去上学,甚至吸引了住在宁波市区的家长,坚持要把孩子送到这里。

陈剑文:越溪乡中心幼儿园开发的“田园课程”,基于孩子的兴趣出发,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开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既动手又动脑,很好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对孩子有着持久吸引力,孩子天天吵着要去上学也就不奇怪了。教育必须依靠智慧。这家幼儿园被评上省一级幼儿园,便是依靠智慧取得了成功。

黄信良:越溪乡中心幼儿园的成功,在于他们的园本课程,而他们园本课程的主题是亲近大自然,这个主题非常契合当下的现实生活:一方面,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亲近大自然是人的本性,但当代人又大多学习、工作、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很少,该幼儿园的“田园课程”多少能满足当代人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生态,倡导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美丽中国建设,让孩子从小接受亲近大自然的教育,就能为他们长大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打好人生的底色。当然,孩子成长阶段,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是多方面的,不能因特色教育而放弃了其他通识课程的教育,也不能因为自己有这个特色而排斥别人的特色。

马果叶:幼儿园的孩子年龄一般在3岁至6岁之间,正处于顽皮好动的年纪。这一年龄段也是激发孩子创造力、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机。充分利用好这一关键时期,对孩子以后创造力的发展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开设田园类课程,可以让孩子在快乐学习中亲近大自然,享受田园乐趣,满足他们自由学习和探究自然的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不同,“自然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加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大自然充分接触,还能提升孩子的各项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黄信良:目前,城市幼儿园、学校的教育设施以及办学理念总体上比农村先进,但一些农村幼儿园、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在某些方面有城市幼儿园、学校所没有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城乡幼儿园应优势互补、特色共享。笔者以为,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不妨探索尝试交换互学的“游学”式教学,即城市幼儿园、学校的学生到乡村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若干时间,学习乡村特色的课程;农村幼儿园、学校的学生到城市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若干时间,学习城市特色的课程,从而让孩子们学到各自幼儿园、学校看不到、学不到、体验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马果叶: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因为学习被禁锢在教室里,长大后分不清韭菜和麦苗,甚至不知道花生长在地里,这都是脱离实际生活、缺少必要的实践活动造成的。现在学校开设社会实践课太少,难得布置的假期作业里有“当一天家里主人”这样一项,我就会带孩子到菜市场采购做饭的食材,指导他动手做顿简单的饭菜。我觉得学习离不开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能学到的东西更多也更有用。

陈剑文:作为一名老师,最期盼的就是孩子乐于上学,主动爱上学习。家长尤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心仪的学校上学。我市很多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开心农场”“美食节”“走长征路”“少年足球”等活动的开展,在让孩子的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让孩子爱上了校园生活。

网友围观

小不点:大自然的魅力无穷,给人的启示也是无限的。对孩子来说,大自然教会他们的远远比课本上更生动。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成长,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值得我市幼儿园借鉴。

Sunshine:我认同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成长。在实际生活中,那些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往往思维更灵活,更加富有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山之巅: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自然教育”的好处多多。孩子们通过接触大自然,可以学到许多自然知识,如植物、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知识。而且,与大自然多接触的孩子一般比较活泼、开朗,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编辑:夏丽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xw/9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