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民族的“源”与“根”在哪里?中华文明是怎样形成的?历史文脉又是怎样沿承的?
我国现代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在探寻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渑池仰韶遗迹、安阳殷墟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泰安大汶口遗址、秦始皇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余姚河姆渡遗址、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随县曾侯乙墓、襄汾陶寺遗址、神木石峁遗址、天门石家河遗址、浦江上山遗址、南昌海昏侯墓……
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我国现代考古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全面阐述我国考古发现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对研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意义,强调这些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文明起源与国家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此,国际学术界很早就开始 “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考古发现,我国1.3万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术,1万年前就栽培出世界上最早的稻、粟、黍,多年前就能生产玉器,多年前就在骨笛和龟甲上刻画符号、驯化家畜、发明酒、掌握了髹漆技术、能够养蚕缫丝、利用中草药等,多年前就发明了轮轴技术,多年前掌握了高温制陶术,多年前出现了国家,多年前掌握了冶金术……这些发现充分说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农业、畜牧业、医药、天文地理、生产工具、科技发展、国家治理、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通过粟黍西传之路、小麦东传之路、冶金术东传之路、丝绸之路等途径,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古代农业技术、“四大发明”以及漆器、丝绸、瓷器等“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的文明创造,指出“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我国在悠久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考古发现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筚路蓝缕、艰辛探索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考古工作者十分关心,强调他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对他们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栏目主编:顾万全张武
本文作者:求是
文字编辑:程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xw/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