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会打招呼沉思,北大6代单传的考古学

发布时间:2024/1/12 18:38:29 
前些日子,北大才女朱文羽画的两幅骨骼图突然走红。精细的画工和准确标注的各处骨骼名称让人不禁感叹,这是出自哪个医学界的画手大佬?两幅画中的骨骼还很俏皮,一幅画里的骨骼侧卧扬手,仿佛怡然自得地在和看画的人打招呼。另一幅里的骨骼站立,一手撑着台子一手托腮,仿佛一个深沉的思想者。两幅画一出,网友们纷纷感叹,这是个学医的好苗子啊!也有人说普通的医科生也没法在不临摹的情况下将骨骼画的这么完整精致还带有艺术色彩。然而朱文羽并不是医学生,她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的17级学生,高考分,唯一志愿就是考古学。考古就是盗墓?二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考古是做什么的?每天是不是与尸骨为伴?是不是就是去盗墓的?大家对考古都比较陌生,勉强能和考古联想在一起的,也就是《盗墓笔记》或者《鬼吹灯》中描写的那样:洛阳铲、黑驴蹄子、随处可见的小虫子。甚至有人大放厥词,考古就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盗墓。但实际上,考古绝不是盗墓,盗墓是对古人留下来的事物的一种破坏,盗墓者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拿走卖掉。不值钱的陶器砸碎,壁画就扔在那里被氧气腐蚀,具有研究价值的骨骼扔在角落,更有甚者直接破坏掉墓葬,只为了掩盖盗墓的痕迹。而考古,是蹲在古迹上,一层层扫去表土,一点点铲掉泥巴。把每一块动物骨头标上号、鉴定出性别、种属、年龄。考古也不只是找墓穴挖墓穴,一切有古人活动遗迹的地方和物件,考古工作者都要研究。考古挖出来的东西,考古学家分毫不取。考古,是一个具有神圣感的工作,也是为人类的历史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比如:我们现在每天都会吃大米,而水稻是世界上养活人口最多的农作物,但是水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欧洲学者普遍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因为从两河流域到欧洲,很多语言中的“水稻”一词都发源于梵语。在中国,相传三皇五帝时期水稻就是五谷之一,但因为没有可靠的记载,国际上一致认可:水稻是印度先民驯化而成。上世纪初开始,我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植物学家对水稻的起源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是中国先民驯化了水稻,苦苦追寻有利可靠的证据。年春夏交替之际,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东北处,当地农民正在挖土排涝。一锄头下去,挖出了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学家在里面发现了距今年之久的稻谷遗存。近年,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1.2万年前碳化稻谷,江西仙人洞也发现了差不多同时期的稻谷化石。这些证据,有力证明了中国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水稻的地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试问,哪个盗墓贼愿意花几十年,去找一颗一万年前的米粒呢?所以说,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违法的盗墓行为根本不能和考古相提并论。考古学生的日常: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干就是大半年热门专业,每年有以万计的学生争相报考,冷门的专业却是门可罗雀。北京大学的考古文博学院,就是这么个冷门的地方。这个学院的考古系专业被称为我国最孤单的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只有1人。该专业学生在接受校友撒贝宁的采访时告诉他,这个专业甚至出现了连续6代单传的现象。几年前,这个专业一直被戏称为北大调剂生流入地,该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转专业预备役”。分数没法进其他专业,只好选了考古,进来之后努努力再考出去。总之一来二去,这个孤单的考古文博学院,就没剩下几个学生了。作为一个考古学的学生,都在学些什么?首先,考古学是一门文理并重的学科,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学的清楚明白是最基本的要求,每个时期流行的文化与风土人情也是必修的科目。偏理科的部分要了解植物学,动物学等,学好了这些,才能在发掘到古代动植物遗迹时更好地运用知识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除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也是必不可少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干就是大半年;在田野里度过每一个假期和实习期。坐很久的车,翻山越岭进农村,只为了发掘仅存的“二次葬”葬俗;在最热的天气里徒步十公里勘察金中都遗迹……有趣的事情也存在于田野之间,挖掘的时候永远不知道,一铲子下去会有怎样的惊喜。有时候看似普通的小墓葬,能出土一些稀世珍品。这大概是最令考古系学生们兴奋的事情之一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科技考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3D建模,无人机勘探等技术也是考古学生的必备技能。所以,考古并不是很枯燥的蹲在坑里扫土,考古学也并非一个乏味的学科,而是文理科学并重的有趣专业。冷门专业里藏着一颗热情的心都说考古是被调剂专业,但是,年朱文羽在高考中取得了分的优秀成绩,她主动选择了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小时候朱文羽就非常喜欢那些大气磅礴的历史故事,风云变幻和时代狂潮,都令她痴迷。参加博雅计划选拔时,她就将考古学作为自己唯一的专业志愿。她的两幅画在网上走红时,许多人惋惜她不学医,而她并不是这样想的。考古学也需要人体结构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在发掘工作中更好地保护、复原出土的尸体。骨骼画的好,也是为了将考古这份工作做得更完美。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也大都和朱文羽一样,是抱着理想和信念加入考古学的队伍中来的。下工地,淌泥水,冬冷夏热,没有一定的毅力和坚持的信念,早就不干了。这不是一份能赚大钱的工作,也不是就业风光无限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是生动且具有意义的。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定位人类的现在,服务人类未来的发展,就是通过研究人类一路走来的历史作为基础的。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的播出,考古学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考古不再是一个孤单、寂寞且不为人知的工作,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报考考古学,加入考古大军。考古学这个冷门学科被这些热情的心包裹,发出属于它自己的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xw/8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