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发布时间:2022-7-18 13:50:59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距今一万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开始种植和利用稻谷,并将之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此后随着文明的交融,小小的稻谷被人们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播,稻谷养育了地球上50%以上的人口。一粒米一缕炊烟的故事一代代传承。

国家博物馆的——浙江上山文化考古展,展示了迄今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上山地区先民们的生活风貌。他们用石碾、石磨为谷物脱壳;类似于夯土城墙中利用稻草以增加柔韧性和耐久性(见汉长城遗存),他们在泥土中掺杂谷壳构建他们的民舍;他们有计划地种植或半种植水稻,甚至还学会了利用剩余的稻谷来酿酒。

图二(半干栏式建筑适应南方沼泽地区)

用石碾脱壳

野生稻谷与驯化稻谷相比

浙江余姚周边的河姆渡文化(距今约年)一直是人们公认的稻作之源,而对地层进行碳14考古,发现上山地区的稻作文明可以追溯至距今一万多年以上,这些考古发现将人类驯化种植水稻的时间线再度拉长。

小小一粒米承载人类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粮食增产,人类需求也渐渐多样化起来。在上山文化后经过了八千多年,有个博士孔子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此时的人们已经可以用“蒸煮炒脍炙煎熬羹......”等十多种方式享用天下美食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xw/8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