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个醒!
这样的“医用口罩”不要买
市场监管局已责令相关药店下架并展开调查记者昨天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执法人员近期在针对学生返校复学期间的零售药店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部分药店在卖一种号称“医用隔离面罩”的医用口罩。所谓的“医用隔离面罩”
它到底是口罩,还是面罩?
起了疑心的执法人员对产品的包装和
相关证书进行了详细的查验,
发现药店销售这种口罩实属“挂羊头卖狗肉”。
↓↓↓
口罩和隔离面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真正的医用隔离面罩
据了解,根据《医用口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规定,通常所说的“医用口罩”,指的是“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即通过覆盖使用者口鼻部,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如熔喷布等)过滤后再被人吸入或者呼出,英文名称为MedicalFaceMask。而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规定,“医用隔离面罩”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防护罩、泡沫条和固定装置组成,医疗机构在开展检查治疗时用它能覆盖使用者的整个面部,起到阻隔体液、血液飞溅或泼溅等防护作用,英文名称为MedicalFaceShield。两种产品无论是成分结构、佩戴部位还是使用目的,都完全不同。
监管要求严,厂家动起了歪脑筋↓↓↓生产企业为什么要把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张冠李戴”?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要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的要求说起。按照风险等级,我国把医疗器械从低到高分为一、二、三类。根据我国现行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用隔离面罩属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在设区的市一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即可上市销售,而医用口罩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要在省一级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注册后才可以上市销售,注册时间通常需要一年以上,且需要经过GMP现场考核,上市要求和证件获取难度远远高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尽管在疫情期间大部分省份对医用口罩开放了应急审批的绿色通道,但也只是缩短了审批时限,并没有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那些产品质量不能满足注册要求,又想赶在疫情期间“捞一把”的企业,就动起了在口罩外面套上医用隔离面罩的皮,以此冒充医用口罩的歪脑筋。购买口罩,不可盲目听信商家口头说明
据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零售药店全面下架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医用隔离面罩”,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展开了调查。在此,执法人员再次提醒消费者,购买医用口罩的时候必须认准“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字样,切不可盲目听信商家的口头说明。因为,类似的“医用隔离面罩”,既无法保障产品质量,又扰乱了医用口罩市场。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xw/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