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的节目,我们了解了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的发展,今天的节目,我们聊一聊中国的天文学发展。
第93期天文课堂音频.mp:57来自科普天津云约公元前年,中国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远吉人类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是母系氏族社会,后来又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也随之诞生。相传约公元前两千几百年前,定居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世代通婚的黄帝和炎帝两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南方的蚩尤,后来产生了尧禹通过禅让制前后继承的氏族联盟首领。中国从禹建立的夏朝以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从远古到夏朝(公元前21一前16世纪)、殷商(公元世纪一前)直至西周(公元前一前)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诞生时期。
从公元前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选址(在今浙江余姚市境内)发掘出的象牙雕片上有一组日鸟雕像,而公元前多年前仰韶文化遗址(在今河南郑州市大河村)发掘出的彩陶碎片中有很多太阳图像,这表明创造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已经很注意对太阳的观察。大概也在公元前多年前,从大汶口文化遗址(在今山东营县陵阳河畔)发掘出一个上圆下尖的陶尊,其上有刻符。中国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一图形显示了太阳从五峰山上云彩中升起的景象,对该陶尊出土处的实地考察表明,这很可能是对春分或秋分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景象的一种描述。
日鸟雕像
陶尊上刻画的太阳东升的图像
从远古时期我们就开始面向天空有了天文学的启蒙,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有了历法,下一期的节目我们将围绕中国历法展开讲解,看一看不同的时期历法有了哪些发展变化,让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