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服务窗口办事。通讯员供图
所需的证件(证明)从索要到不要、从申请人提供到服务单位自行获取、从纸质证照到电子证照……如今,“无证件(证明)办事”在我市已经成为常态。
据了解,年以来,我市针对证件种类繁多、实体证件携带不便、重复证明较多等普遍性问题,构建起“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件(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成为宁波数字化改革的应用场景案例。
全面启用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
5月21日下午,在某高中读书的小金请假来到余姚市行政服务中心出入境窗口申领港澳通行证,可到窗口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遗落在学校里。
余姚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工作人员在了解具体情况后,通过窗口电脑端的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快速通过刷脸验证了小金的个人身份信息。
小金顺利办理了港澳通行证,对窗口的便民服务措施连连点赞。他说:“特别感谢窗口工作人员为我解决了难题,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差点白跑一趟,现在这样方便了好多!”
据宁波市公安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徐科杰介绍,这得益于宁波创新研发并已全面启用的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去年,我市通过全面梳理,编制了《宁波市“无证件(证明)办事”目录》,明确依法应当保留、但无需群众提供的证件(证明)共种个,涉及事项项,并将这些电子证明全部纳入共享核查平台,无需申请人提供,办事窗口可以自行调取。
上线27种电子证照和9种电子证明
我市还在移动端上线了“阿拉警察”APP电子证照(证明)卡包,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体证件(证明)进行电子化改造,以动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jj/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