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洞头区是我国唯三的海岛区之一,面积只有平方公里,宁波的2市2县都在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是洞头区的10倍。宁波的4个市县都临海,但是海域面积无法与洞头区相比。
洞头区人口15.5万,大致人口密度为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很密集。但这是户籍人口,洞头区的常住人口只有10.7万人,外流了4.8万。按照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平均数来算人口密度更合理。这样算的话,慈溪市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公里,比洞头更密集。余姚市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公里,象山县和宁海县则在人每平方公里左右。
下面为洞头区高清地图。
人口密度反映了各地的地形差异。洞头区的几个岛都有较多的“平原”,慈溪市和余姚市过半为沿海平原,象山县和宁海县则除了县城外平地不多。
温州洞头区与宁波4市县的一个不同是,洞头人口净流出,外流了31%,宁波4个市县都人口流入,象山县和分别净流入4%和10%,余姚市和慈溪市分别净流入50%和72%。
“七普”常住人口与10年前的“六普”相比,宁海县从65万增长到70万,平均每年增幅0.7%。象山县从50万增长到57万,年均增幅1.2%。洞头区和余姚市、慈溪市年均增幅都达到2%以上。余姚和慈溪市分别成为和万人口的大市。
中小学生总数占人口比例,5地都比较高,其中慈溪市和洞头区略低于10%,略低于其余3地。
医疗机构床位占人口比例,5地都不高,都在0.4%左右,并且不比中西部不发达地区高,可能这5个县市人都更喜欢到温州和宁波的市中区就医。
住宿性的社会工作机构床位占人口比例,象山县1.4%最高,宁海县其次,慈溪市比较低。这是指养老院、孤儿院、精神病院等福利性的收养机构,一般建于比较安静、不太繁华的区域。
二、社会经济洞头的GDP只有亿元,象山县和宁海县是其5倍多,余姚市和慈溪市则分别是和亿,高出一个数量级。余姚和慈溪市的人均gdp分别为11.7和13.9万元,象山县和宁海县分别为10.1和10.9万元,洞头区则低于9万元。慈溪市的地均gdp为万元每公顷,也就是1.48亿元每平方公里,或者元每平米。洞头区地均gdp只有慈溪市的一半,比余姚市81.3万元每公顷略低,象山县和宁海县高。
将gdp分解到农工商三次产业,以了解其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农业方面,象山县产值占14.5%,其余4县则都低于10%。农业包括农林牧渔,慈溪市2.9%最低。第二产业工业方面,余姚市和慈溪市占比都在58%左右,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宁海县占比49%也比较高,与全国平均比较接近。象山县工业占比41.7%,与洞头区接近。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方面,洞头区占比52%,是唯一高于50%者,象山县和宁海县高于40%,余姚市和慈溪市低于40%。
银行总存款,洞头区70亿元,不到慈溪市亿元的零头。慈溪市的人均存款为11.6万元,在5地高居第一,比隔壁的余姚市10.8万元略高。象山县人均存款6.9万元,宁海县为5.9万元,都比洞头区的5.3万元高。
慈溪市上规模工业企业家,可以在全国排得上号。余姚市为家也不少,象山县和宁海县都在家左右。
总之,宁波的慈溪市和余姚市工业发达,经济指标领先,人均存款高,吸引大量人才流入,其中慈溪市比余姚市更富裕一点。象山县和宁海县,工业也比较发达,但受制于地形,人均gdp和地均gdp无法与慈溪这两个县级市相比,人口有少量流入。温州的洞头区,面积人口双小,但人口密度挺高,人口增长的同时也有外流,人均GDP和人均存款不高。
总的计算表如下:
参考文献:年出版的《年全国统计年鉴》,记载的是年底的数据。可与前—年度的数据对比,如下表所示,了解各县市的年度变迁及与奉化区等其他地区的对比。
作者相关文章如下,感谢点赞转发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jj/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