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间,国民党第三(绍兴)行政专员公署专员贺扬灵对“救亡室”这个名称深为反感,指责这是“陕北货”,一些地方顽固势力也同时进行攻击,以阻止进步力量的发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政工队就把青年救亡室改为青年救亡宣传室(简称青宣室),为了取得合法地位,又向第三专署和省政府做了救亡团体登记,获得批准。随着政工队队伍的扩大,加上原来救亡室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改成青宣室后,特别在政工队进驻的新地区青宣室有了更大的发展。
进步力量的发展,使国民党顽固派日感恐惧。年六七月间,国民党顽固派开始打击迫害进步力量,乡村中的恶势力也蠢蠢欲动,企图置政工队和青宣室于死地,郭静唐的处境也日趋艰难。县委为了用事实来证明青宣室是本县抗战的基本力量,坚定林泽等人的抗战信念;同时也为了扩大政工队、青宣室在本县的影响,提高合法的社会地位,便于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决定推动林泽下乡巡视青宣室。
6月底至7月初,林泽等人在政工队熊达人等陪同下,先后到逍林、大云、周朝等乡镇的主要青宣室巡视,所到之处均召开由全体青宣室成员、乡(镇)长、工商界、地方绅士参加的群众大会和乡(镇)保长参加的乡务会议。在这些会上,林泽在巡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明确表示:“我是政工队的队长,政工队的意见和行动就是我的意见和行动”;“青宣室是政工队领导的,青宣室的工作就是政工队的工作,也是我的工作”;并且还说:“青宣室室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乡(镇)公所也不能擅自拘捕,应通过青宣室主任传讯”。他还当面斥责了一些乡(镇)长欺压群众、设置土牢(木笼)等非法行为。回县后,林泽在县抗卫会会议上报告了巡视经过,表扬了青宣室的工作成绩,并规定“今后各乡(镇)公所的乡(镇)务会议必须通知附近救亡团体(青宣室)派员出席”,从此青宣室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
随着青宣室的日益发展壮大,为加强党对青宣室的领导,密切与青宣室之间的联系,县政工队建立了每月一次的青宣室主任联席会议,更好地培养各青宣室的群众骨干。到年九十月间,全县青宣室发展到30个,参加人数近万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抗日救亡运动。
学习余姚党史的最佳平台
感悟余姚文化的重要窗口
获悉余姚大事的快捷渠道
走进岁月余姚,了解余姚岁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jj/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