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景美境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余姚的旅游胜地,对外展示余姚历史文化的一大重要景区,又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旅游的绝好去处。
龙泉山上有以余姚四先贤命名的四座亭子。“阳明亭”位于龙泉山最高处的山顶上,显得更为突目。游客一到山顶就会在阳明亭上坐一坐歇一歇。亭子上方一块由著名书法家沈定庵先生书写的“阳明亭”牌匾更浓了该亭的文化气息。但让人难以想像的是,阳明亭的亭柱上满目可见乱七八糟刻划的文字,如”三姐到此一游”、“武林一日游”等等,北边的一亭柱上还刻划着旧时余姚民间流传的一首打油诗,十分醒目:“夜深人静静悄悄,天上的星星乱糟糟。乌云庶(遮)住缺半边,天上的月亮圆又圆”。
阳明亭是为纪念余姚先贤、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而建,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光照中华大地。这些非常低俗的内容竟涂满了阳明亭,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这一笔一划,一刀一痕这不仅是刻在了阳明亭上,也刻在了文明余姚的心上和脸上,让人痛恨,让人蒙羞。
从阳明亭往西坡走约百米就是舜水亭,亭子前是一块高高立着的朱舜水先生纪念碑。朱舜水是余姚四先贤之一,我国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朱舜水纪念石碑是朱舜水先生逝世三百周年时(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日),日本朱舜水先生纪念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特派访华团到余姚时建立的。风吹雨打,这块纪念碑的正面面目全非,破损不堪了很多年却无人维护修复,看了让人非常的寒心。碑上的“朱舜水先生纪念碑”八个石刻字当中,只有一个“舜”还算完整的,“朱”字的头早就没有了,下面的“念碑”两字完全是靠笔墨描出来的。
朱舜水先生纪念碑长年破损无人维护修复的情况笔者曾在年2月在余姚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发文呼吁过。给余姚两会补条建议:朱舜水先生纪念碑面目全非,破损多年无人问津,望代表委员呼一声,还先贤石碑一个尊重!据了解,也有两会代表委员在会上正式提出过。但又一年多过去了,先生纪念碑的面容竟仍如此破损,屹立在风雨中和游客的众目睽睽之下,屹立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中心的龙泉山上。令人不解。
余姚历史文化厚重,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并不是留在纸面上的名词。在举全市之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今天,有的人和有关部门置四先贤历史遗存于不顾,如本末倒置,这最终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余姚市民鲁旭安
年3月11日
附:给余姚两会补条建议:朱舜水先生纪念碑面目全非,破损多年无人问津,望代表委员呼一声,还先贤石碑一个尊重!
“鲁旭安“个人公众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jj/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