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活的记忆”,
它们是城市不能复制的历史印记,
是它们让城市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屋檐滴翠(管家弄史氏三房民居)
前不久,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市政府公布了我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府前路何氏民居等22处建筑成为了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
首批22处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城区四个街道,分别为:
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府前路34号、41号的何氏民居;
宪卿第社区工人路8号宅院;
宪卿第社区府前路45号的陈氏民居;
宪卿第社区工人路55号宅院;
宪卿第社区合宝弄16号宅院;
宪卿第社区县东街16号宅院;
宪卿第社区叶氏民居南侧的叶家四房民居;
宪卿第社区工人路65-71号宅院;
子陵社区新建北路62号的余姚通用机器厂旧址;
经济开发区穴湖村西柳自然村号、号的西柳黄氏民居;
兰江街道舜南社区笋行弄95号的胡氏民居;
舜南社区保庆路号的史氏民居;
舜南社区南河头22号的黄氏祖堂;
梨洲街道雁湖村龙坑自然村号的中共宁绍特委秘密联络处旧址;
金冠村外冠珮58号南侧的双喜桥;
金冠村外冠珮自然村-号的徐氏民居;
阳明街道阳明社区管家弄号的史氏三房民居;
阳明社区武胜门路号的翁家墙门(翁氏民居);
阳明社区管家弄93号宅院;
阳明社区管家弄91号、92号、94号的管氏民居;
阳明社区管家弄号宅院;
龙泉社区余姚博物馆西侧的古月池仙桥。
▲古色古香(府前路民居群)
这些历史建筑,
经历过风霜的打磨,岁月的雕刻,
依然保留着原始的面貌。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当今社会,它们依然发挥着作为建筑应有的实用价值:历经百年的宅院里依然生活着热络温暖的街坊四邻,横山曲水的双喜桥上依然踏过一双双匆忙的步履,中共宁绍特委秘密联络处旧址里还依然记载着革命先烈的热血激情……
寻访这些历史建筑,仿佛和城市的过往对话,和历史的记忆长谈,仔细听,认真看,你一定能破译出藏在这座城市最深处的秘密。
▲峥嵘岁月(中共宁绍特委秘密联络处旧址)
▲山墙(县东街16号宅院)▲岁月轮廓(笋行弄胡氏民居)▲斑驳(管家弄号宅院)▲门(管家弄管氏民居)▲弄堂生活(管家弄管氏民居)▲柿红古墙(工人路65-71号宅院)▲憩(工人路65-71号宅院)▲路过流年(县东街16号宅院)
▲横山曲水(双喜桥)
▲桥(古月池仙桥)撰稿:余姚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英英厉迪桑
版式编排:余姚日报全媒体编辑徐珊珊
这些历史建筑是余姚“活的记忆”,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觉得此文提醒到了你,请点个大拇指吧!
你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谢谢!
-----------------END------------------
余姚日报治疗白癜风的岐黄圣手白殿疯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jj/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