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墙缝里抽出了新芽,被那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惊叹过,但终究,这些花啊草啊之类,不会知道,这儿终将消失。
—偶遇·探寻—
一条狗,一条有些年岁的狗,一条有些年岁的满眼忧虑的狗,一条有些年岁的满眼忧虑的老狗从我的面前走过,它仿佛在这个很大的小区游荡了很久,如果不是想留些纪念,大概就是遇不见了。
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说起,当然那时候我还没出生,作为余姚最老的几个小区之一,这个由17家单位联合开发的小区,有多幢楼,年时合并成一个花园社区,后又经过小区改造,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样子。
小区的年岁已经很长了,如果你没来过,你不会知道,原来这里那么大,从被剃光了毛发的梧桐树,到绿意盎然的树苗,如果没有拆迁,大概也难破坏这里的宁静。
—离开·新生—
收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帮忙搬家,小区热闹了一段时间,夜静时更显的苍老安静,越来越多的楼,人已离,空荡荡。
阳台上的窗都被卸掉,从阳台往里望,空荡荡的,没了人气,可我们终将经过这个沉淀期,寂寞期,然后换发新的光彩。
小区里的老人,看着我们拿着相机,不知来干嘛。
“我们就拍些照片,留念,以后就要没有了,见不到了。”
门上张贴着簇新的对联和福字,有旧有新,但大都是旧的,就像人,似是与旧人逢。
—不在·楼空—
搬出老楼的人家门口已贴上了封条,长毛的白狗安静的趴在楼道里,像是在等待他的主人归来,往前走,白毛狗,就开始叫唤。一只狗守护一座楼。
门口的箱子,门内的报纸箱,在空气里被氧化,充满了铁锈和斑点,连小广告都开始不再光顾这里了,大家仿佛都已约定俗成,就等他被推到的那一天。
整座小区,最多的旧,是这一面面墙,一片片铁所构成的,那种破碎,成了历史的味道,被长久记录在脑海里。
—旧的·光彩—
小区里有一家杂货铺,很像曾经村头的那家,随意的摆设,仿佛啥都有的五脏六腑,老老的老头,和蒲扇竹椅构成了这个几平方的故事。
最惊喜的大概是这家粮油店,我家那时在村里也开了那么一家,可惜的是,最后到大城市,店就不开了,一样的打油机,一样的米袋子堆放,回不去的是曾经。
仔细看总能在这找到一些老物件,有一个自己的小院,养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鸟,日子还要怎样,这样就很好了,平平安安有啥不好。
小区里的墙面也带着那个时代的特色,破碎尖尖的玻璃是用来防止翻墙的小偷的,抽脂的新芽说的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还有那桂花树上,无芳香的四季桂。
—绿色·植物—
除了满园的绿意,还有居民自己种的葱,绿植,就用一个塑料盆,一个泡沫箱或是一个废弃了的水斗,就放在墙上,在春风里开着正茂。
偶尔从墙体苔藓上钻出了一点植物,除了植物的顽强,也许等这儿没了人烟,再过个几十年,就将绿荫成片了吧。
墙上的仙人掌让我想到90年代,那时的人仿佛家家户户都会种些仙人掌,第一是因为好活,第二也许是那时植被少?反正在我记忆里有浓重的一笔。
—花园·老人—
花园新村里,有个小花园,讲台凉亭,广场,健身设备,落了树叶的木椅子,有富有时代气息的产物,也有后来加的设备,不知下次再遇见光景如何。
几个老人就在这广场上散着步,聊着天,不见时间流逝。
从小松树到老松树,我觉得一定有人在这树下谈过恋爱,也一定有一个女孩,在树下等待他的到来。
—旧时·物件—
老的木门木床,用老旧的布遮住。老式的阳台,想和你谈一场到老的爱。
老式的木门,铁皮门,现在很少能见到了,如果不特意,你会忽略他们的存在。
还有一只老猫,从这头钻到了另一头。
—最后·离开—
告示栏撕去最后一张通知
拆掉的门窗堆积在路边
瓦顶上不知何时多了两个轮胎
最后一次锁上了房门
一切都将换上新的妆容
但不变的是祝福和情味
天气阴·乌云密布·小区花园新村
故事·即将消失·人物·我和你
一切·都将在未来更新·更好
如果你也知道一些即将消失的建筑
可以留言给我们
记录·让城市更美好
—END—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jj/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