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龙泉山一座满山都是名胜古迹的宝藏山

发布时间:2023-10-30 18:43:15 
北京治疗雀斑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1017/9570992.html

位于余姚市中心的龙泉山,是座宝山。

龙泉山坐落在余姚城中,紧邻姚江,虽然离山百米即是闹市,但是却山色秀美,景色宜人,绿树成荫,山竹挺立,非常幽静。山并不高,高度不到米,沿山上石阶小径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最可贵的是龙泉山上及周围的诸多密集的名胜古迹让这座山简直就成了一座藏宝山,真是旅游者的福地。

山脚下这座高大的“东南名邑”牌坊是龙泉山与闹市区的分界。从牌坊进去,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龙泉山脚一面石壁,上面镌刻着“姚墟古迹“四个字,金光闪闪。

沿石壁侧边的台阶拾级而上,一条鹅卵石铺的小径走上去,几座有关东汉高士严子陵的古迹赫然在目。四角飞檐的子陵亭,亭子旁边古色古香的子陵祠,以及子陵祠内的各色文物、图片、文字及古籍影印件,介绍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隐居富春江畔垂钓的严子陵的生平,令人肃然起敬

从子陵祠出来,沿开阔地旁边小径继续前行,就是忠烈祠和三孝祠。这里记载的是古代名人孙氏一门忠勇孝顺的感人故事。

这个故事史书有记载,但是民间流传并不太广。所以特意重点叙述一下。

忠烈祠,供奉的是孙燧(—)。是古代余姚爱国主义精神的代表人物,是开创孙家境“一门三孝子、五代九尚书”的老祖宗。

孙燧忠于朝廷,为官正直,正德十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江西。时逢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宁王朱宸濠图谋作乱,孙燧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严斥宁王背叛行为,结果与按察副使许逵一同被宁王杀害。由于孙燧生前在巡抚江西的四年中,七次上奏宁王叛迹,积极做好了应对叛乱的各种措施,所以他被杀害后,朝廷所派王阳明迅速了平定叛乱。后孙燧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忠烈,“忠烈公”之名从此万人敬仰,流芳百世,成为余姚人的先贤。

紧邻忠烈祠旁边的就是三孝祠。是纪念孙燧三个儿子孙堪、孙墀、孙升的。

孙燧被害后,孙堪、孙墀、孙升兄弟三人在王阳明平叛结束,扶灵枢还乡,入中堂朝夕泣奠。择地安葬于姚江边丈亭龙南村应王的龙山南麓。兄弟三人在父亲墓旁搭草屋,蔬食水饮,足迹不履城市。为父亲守墓三年。兄弟三人对其父在宸濠谋叛时抗节被杀害,依据制诰、碑状等原始文献合编了《忠烈编》一书,现有一册珍藏于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明嘉靖三十年刻本一卷,编号)。此书对研究平定宸濠史事是一本极为有价值的著作。

兄弟三人事母之孝,为世人至最。兄弟三人相继在京为官,接母亲到京城精心服侍,每当父亲忌日,老太夫人哭得伤心,兄弟三人则带领全家身着素服一同哭祭。92岁母亲病逝,兄弟三人悲哀恸哭,孙堪甚至因从京城回余姚安排母亲丧事因长途跋涉,劳累不堪,逝于母亲的灵枢旁。二兄弟素食水饮,一如丧父,安葬母亲与兄长。后朝廷就旌表孙堪为孝子,世人称他们兄弟三人为三孝子。并在余姚龙泉山南忠烈祠西建立三孝子祠。祠中有图片详细介绍了孙氏一门英烈孝子。

再往前走,一座古典院落挺立眼前。这是著名的阳明书院。是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讲学之处。内里有二层小楼的中天阁,阁内设模拟当年王阳明讲学场景。

出了小院,沿山墙向上,不远处就是绿树掩映的阳明亭。我坐在亭中,向下看去,就是阳明书院全景。遥想当年那些为国为民求学的莘莘学子,就是在这里聆听王阳明讲学,接受先进的思想,报效祖国,心里泛起各种思古幽情。

从阳明亭下来,我看到的就是我此行最想看到的“四贤”故里碑,是刻有余姚四位贤达故里的碑,并排坐落在一所漂亮的梅花门小院里。小院非常幽静,青苔遍布。

四位贤达分别是东汉高士严子陵、明徵士朱舜水、明先贤王阳明和明遗献黄梨洲(黄宗羲)。他们的事迹在史书上都有详细记载,值得一看。

余姚,虽然自古以来只是一个郡县,但是,却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先后出过四位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贤达,令人敬佩不已。

四贤碑小院的对面是文昌阁,据门外的文物碑上说明,这里是古代学子考取功名之处,但是因为今天没有开门,所以,只能在门外徘徊一番离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wz/8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