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寒露已过,霜降未至,重阳来临。跟随Time酱一起来看看余姚重阳节的老习俗吧——
▲重阳节,可以登高赏秋菊,可以闻一闻最后一波桂花香,也可以为老母亲做一个盘香纽扣,挈一只饼盆篮,做一块重阳糕。
1盘香纽扣的记忆近来走在街上,复古文艺风悄然弥漫。素淡的女子,穿一袭亚麻长裙,领口处用盘香纽扣锁襟,古典唯美。盘香纽扣,是布条编织的,是记忆深处,老人穿的对襟衣上才有的。旧时没有塑料纽扣,穿长衫旗袍,斜襟短衣时,都会用到盘香纽扣。因为它壮如回环的盘香,因而得名。
凤尾扣
秋叶扣
盘香纽扣制作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中式服装淘汰,盘香纽扣也渐渐淡出了寻常生活。
2挈一只饼盆篮《红楼梦》里写道,重阳节前,贾宝玉的丫鬟袭人让宋嬷嬷给史湘云送去两个小掐丝盒子,一个装的是两样鲜果,另一个装的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宁波人过重阳节时,也有这样的“掐丝盒子”,比大观园里的花色更丰富些。
如果说端午节叫女婿节,重阳节就是慈孝节,是儿女孝敬父母的节日。端午节时,毛脚女婿要挑端午担,两箩成双挑着走。重阳节也有担,宁波老话讲,“重阳担,挈只篮”。这个篮是饼盆篮,是红色的,好几层隔开。篮内放的东西很多,有用红纸包的钱。钱要么整数,要么最后一位数是九,意为长长久久。送钱不是越多越好,意思到了就行。要有酒,白酒或黄酒。白酒,又称烧酒,“烧”与“少”谐音,寓意父母笑一笑,十年少。黄酒,又称老酒,意祝老年人老当益壮,老而弥坚,老有所乐。
在余姚,女儿的饼盆篮里还有一样重要的物件:一块土布。这块土布是女儿亲手织就的。让女儿织布送礼,如今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旧时的宁波,“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家里的床单、被套、毛巾,都是自己纺织的,衣服也多是女儿家织的。有钱的人家,就去扯一块卡其布,做一身过冬的衣服,孝敬父母。
饼盆篮还要放些水果与重阳糕。
3吃一块重阳糕重阳糕,汉代就有,宋时已十分讲究。记录南宋临安城风俗的《梦梁录》中提到,“此糕是以糖面蒸糕”,上面“插小彩旗”。
“糕,高”同音,吃糕代替登高。有谚:“老人吃了重阳糕.牙齿不会掉:小孩吃了重阳糕,身健打虎跳”农历九月初九,称“重九”。“重九登高”,指出门在外之人,登高望故里,出嫁姑娘带礼品回娘家,探望父母双亲。
过去有点铜钿的人家,还会去店里买色子糕,松仁糕等等的吃吃。笼统来讲,重阳节吃的糕,就是重阳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工作学习之余,请常回家看看家里的父母!打个电话问个好,也是一种温暖的陪伴!
●假期何必人挤人?余姚这个农庄清静悠闲,风景独好!
●看到余姚摄影家拍的这40幅精美作品,为家乡自豪啊!
●那一片魅惑房车花海,在兰山,静静绽放...
●十一、金秋畅游余姚!这么多高颜值民宿等你来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wz/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