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正当时,余姚向全球高端人才发出求贤令,顶尖人才最高资助1亿元,可谓诚意抛出“橄榄枝”,这也是近日“世界膜界泰斗”黎念之携团队落户余姚的消息后,在人才建设过程中释放的又一大重大信号。
进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城市间的竞争已经是人才的竞争,“抢人大战”的火药味从未散发,不仅是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有力推手,也是各类要素集聚的稀缺资源,因此各地都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加紧制定实施“人才战略”,尤其是四、五线的中小城市更是把“人才联姻”,“人才返乡”、“人才落户”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抢人才就是抢机遇,抢资源就是抓经济,余姚和大部分四、五线城市一样,有着自身优势资源紧缺,开放大平台寥寥,战略定位不凸显等“先天不足”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均会面临到“人才瓶颈”的不利形势,人才指数偏低,人才落地困难,人才层次不高…等等都会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棘手问题。正因为有这样的“通病”,余姚不仅要和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抢人才,要和省会城市、地级市抢人才,也要和同类城市抢人才。更要把握时机,主动出击,把“打好人才攻坚战”上升为重要的战略部署。
求贤若渴,分秒必争。尖端人才不会主动找上门,更不会“投怀送抱”,尖端人才不是干坐干靠能等来,不能简单地开出丰厚条件,需要下手“快、准、狠”需要争抢才能得到。必须要高度深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劣势,打造余姚人才新高地:“要能来,留得下,敢大干”,全市各地要发扬抓经济建设的干劲,抓产业转型的拼劲,赶超跨越的闯劲,来招贤引才;对待人才智库要一视同仁,要以百分之百的热心,以百分之百的诚心,以百分之百的忠心,为人才施展“用武之地”创造条件,为人才“技术革新”想方设法构建大平台,为人才“产业发展”谋划广阔蓝图。巧搭“顺风车”,顺势而为,在宁波、浙江、上海等牵头的人才会议中,要经常性抛头露面,在大小人才项目的推介会上,要不厌其烦地当好“宣传大使”,善用人脉关系,发挥最大优势,由高校(研究院)推荐人才,由人才举荐人才…没有大平台就没有好人才,以高屋建瓴的姿态,高瞻远瞩的眼光,规划构建产业孵化基地(研究院),才能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才能在经济转型中实现新的跨越。以“智”取胜,定能成为余姚发展的重要法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wz/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