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吕华
这个春节,浓重的烟火气再次升腾起来,旅游市场也交出了三年以来最亮眼的成绩单。
据携程1月27日发布的《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兔年春节旅游订单整体较虎年春节增长倍。虽然“95后”“00后”仍是主要出游人群,但也有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加入了春节出行的队伍。在青岛,一群年近七旬的老人上演了一场驱车几千公里的华丽出游。
大年初二,“离家出走”
“闲来嘉善逛西塘,烟雨廊棚古宅香……”1月23日正月初二,58岁的陈正清带领青岛市自驾游与房产露营协会成员,一行8车16人浩浩荡荡南下,第一站——浙江西塘。
此次“春节出逃”,陈正清期盼了三年之久。早在年年初,他便开始设计这趟江南之旅,但不巧赶上疫情,计划不得不就此搁置。三年里,他也陆陆续续组织过几次自驾游,但大多都局限于市郊或周边城市,像这次大规模、长时间、长距离的组团自驾游,相对于疫情之前减少了很多。
当天一大早,8台私家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上京沪高速,开往浙江方向。打头的是陈正清所在的领航车,一方面负责探路引路,另一方面负责控制整个车队前进的速度和节奏。末尾的则是保障车,确保没有车辆掉队及车队行驶安全。
这支16人的队伍,人均驾龄十年以上,六旬以上的老年人占了六成,最长者李学起今年已经7岁。
按照计划,他们预计用8天时间穿越三个省份、途经六座城市、游览十几个景区,从烟雨长廊的千年古镇,到度大转弯的盘山公路,再到“悬浮”于半空的古老村落……全程多公里。
“我们这次出行的主力是中老年人,大多数是不太需要子女照顾的退休人员。”陈正清介绍,他们这个群体一方面经济生活压力较小,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出游意愿也逐年增高。
虽然三年疫情给整个旅游行业带来沉重打击,但并没有消弭中老年人的出游热情。以此次春节出游为例,尽管大多数“阳康”后的中老年人对疫情是否还会反复抱有顾虑,但依然成为了春节出游第二大消费群体。
按照国内外相关专家预测,我国在年左右将进入老年旅游稳定发展期,老年旅游将占到全国旅游市场份额的50%左右。预计到年,在旅游意愿与人均消费额不变的前提下,老年人口旅游消费总额将达2.万亿元以上。
“我觉得旅行最大的魅力之一,是让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年轻了,我们团队里也有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但是跟他们在一起感觉不到年龄的代沟,大家都能融洽地相处。”7岁的李学起表示,近几年,协会中大大小小的自驾游活动,他与爱人基本都报名参加。旅途最远的一次,他们驱车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由于自己不会开车,全程5公里都是由老伴独立驾驶。
天色渐暗,车队行至西塘正逢小雨,石板街旁的灯笼透过朦胧烟雨,有一种说不出的柔美。按照青岛的习俗,正月初二要“送年”,一群北方的来客,在异乡欢聚一堂。
“现在不那么讲究了,家人都很支持,春节也不一定非得在家过。”在陈正清看来,家人和睦,朋友情重,就是最好的旅途。
天不作美,山路惊魂
对于喜欢自驾游的人来说,旅行的意义除了欣赏沿途的风景,还有面对“突发事件”时收获的“意外之喜”。往往是这份旅途中的偶然所得,让来自旅伴的鼓励、来自陌生人的相助,放大成更为珍贵的记忆。此次江南之旅,陈正清深有体会。
1月25日,出行第三天,按照陈正清的计划,当天要驾车穿越具有“宁波最美盘山公路”之称的四明山盘山公路,途经隐藏在柿林村中的丹山赤水,最终到达海拔多米的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景点,因为必须自驾前往,所以我预测当天游客应该不是很多。”然而,事实证明他还是大意了,疫情过后的旅游反弹,让名气不太高的景点也出现了人挤人、车跟车的现象。
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业一片向好,携程数据显示,各大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暴涨3.2倍。其中,浙江省春节期间的全域旅游人数超过疫情前年同期水平,游客接待量累计.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这份破纪录的成绩反映在每个景点,大概就是陈正清一行人当天的现状:拥有度大转弯、宽度仅容得下两辆车并排通过的盘山公路发生了大拥堵,上百米长的车队困在半山腰寸步难行。
然而光是这种人为产生的麻烦还不够,老天爷偏偏挑这种时候“雪上加霜”。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四明山所在的余姚市迎来了一波强降温、降水过程,四明山当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十摄氏度,甚至飘起了小雪。
地面结冰、山顶积雪、半路堵车……导致这条吸引无数老司机前来打卡的绝美公路,增加了许多“惊魂动魄”的瞬间。“很多堵在半山腰的车子不是四驱的,在路面结冰的情况下驾驶员不敢踩油门,一踩油门很容易打横漂移,翻到沟里。”
当时,在陈正清车队的正前方,就有一辆浙江当地的车子遇到了险情,为避免司机发动车子时打横漂移,陈正清和队友们纷纷下车,连同其他游客共同帮该司机推车。
素未谋面的一群人,操着各式的口音,喊着相同的号子,在那一刻劲往一处使,拧成了“一股绳”。
最后,原本预计两个小时的路程,他们硬生生用了四个小时,以致不得不取消了接下来的景点游览。但是过后,当一行人促膝长谈,复盘此次出行经历时,山路上的那人、那事、那景却总是被大伙笑着提及。
“虽有遗憾,但遗憾之余收获更多的是感动与温情。”陈正清说,“这都是花钱买不到的体验,这才是旅行的魅力。”
出游背后:逃离孤独
“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支撑起了旅游业的半壁江山。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希望他们也可以有更加丰富的出行方式。”提到策划这趟旅行的初衷时,陈正清如是说道。
与旅行社跟团游不同,自驾游无论是在定制化的行程,还是在私人化的住宿饮食等方面,都更加自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个人的出行需要。因此,不只是年轻群体,自驾游也在成为更多老年人的首选。
但即便意愿如此,真正带起队伍来却是又一个话题。近二十人的自驾团要想平安往返,方方面面问题都得考虑到。为此,陈正清特意为车队设计了“强-弱-强”的队形,还为车子精心编了序号,每车配备一个对讲机方便随时联系。每天出发前,陈正清都会召集大家开会,强调下一站目的地和注意事项:哪些景点值得打卡?哪些美食可以尝试?小到必备清单,大到吃喝玩乐各种攻略,事无巨细。
“陈会长是个很靠谱的人,能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跟着他出游总是让人特别安心。”此次同行者中,62岁的秦桂香跟其他夫妻档或亲子档结伴自驾的伙伴不同,由于丈夫和儿子平常工作较忙,她是一个人驾车。
“我喜欢一个人,也喜欢开车,因为这很自由。”年轻时,从事财务管理的秦桂香是事业女强人,独立、自由的个性从那时便已养成。自年陈正清的协会创立开始,秦桂香便经常参与自驾游活动。最初,她只是跟着团队在青岛市周边转悠,后来越走越远,心也越来越大。跑得最远的一回,她一个人驱车跟团到过宁夏,全程公里。
提到喜欢团队自驾游的原因,秦桂香表示,在团里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团自驾游的意义早已不局限于吃喝玩乐,她更看重的是能提供广阔的社交空间,“毕竟我们也有很多社交需求。”
从更高维度上看,秦桂香所代表的恰恰是一种社会现象,根据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西城区经济社会调查队最新发布的《西城区健康养老白皮书》显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孤独感”。
当下,之所以多越来越的中老年人热衷于旅行,不仅是为了充实个人精神生活,更是为了寻求建构一种新的关系链。诚如陈正清的那句话:“创立这个协会,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找到归属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wz/1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