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徽的,父母来余姚打工所以在这里上学,他们平时很忙没有空带我出去,虽然来宁波好几年,但对宁波不是很了解”,来自新五年级的乐乐同学兴奋地说,小时候他就对书中的宁波“老底子”文化颇感兴趣,但一直没机会接近了解这些技艺。“没想到我们暑假班也开了这类课程,好玩又有趣,科普知识的同时,还能体验制作作品,这个暑假太快乐了!”
余姚市牟山镇中心小学“快乐暑假”开班,来自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的20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此次暑假班的任课老师。炎炎夏日,该小学余名学生参与本次暑假班,参加作业辅导、外语教学、党团知识教育、绘画手工课、非遗文化课等。其中,非遗文化课中丰富多彩的“徐福东渡传说”“象山竹编”“鱼拓制作”等非遗项目授课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支行合一筑梦育林”暑期社会实践队老师介绍,今年已是实践队第二年来到余姚牟山镇,作为一支来自本土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亮出非遗特色底牌,讲好宁波故事,培养“新宁波人”的归属感、文化感、认同感,是他们的特色亮点之一。实践队希望通过文化介绍、实践体验等形式,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校园里扎根发芽。非遗课堂上,孩子们惊叹鱼拓制作、竹编等的多样形式,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加深了其非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热爱。
实践队张邱晨同学是一名非遗文化的资深爱好者和学习者,同时也是本次暑假班非遗模块课程的主要负责的学生之一,他说:“开展非遗文化进入校园,既是对我们宁波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的途径之一;同时对于暑假班的孩子们来说,参与非遗课堂也能够让这些孩子们更好的感受到宁波这座城市的温度,让‘新宁波人’孩子能够尽早地融入我们宁波这座城市,是一件十分有意义且有成就感的事情。”
“持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希望能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牟山镇中心小学诸校长说,学校接下来将会推出更多主题的课程,尤其是非遗类等特别受孩子欢迎的模块课程,为牟山孩子们的暑期课堂增添更多丰富的内容。(甬派)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