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涂变粮仓宁波余姚这个地方实现华丽转

发布时间:2024/6/29 10:23:46 
治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hl/220321/10467309.html

央广网宁波8月16日消息8月14日下午,骄阳似火,在位于宁波余姚市临山镇海涂附近的正大余姚中泰生态农业园,只见两个月前种下的水稻已经拔节孕穗,长势喜人。远远望去,其中一块田里由彩色稻谷拼成的“河姆渡文化”字样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十分醒目。

正大余姚中泰生态农业园副总经理符银川表示,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壤盐碱度较高的滩涂地,杂草丛生,盐碱程度高的地方则寸草不生,根本没法种植农作物。

为充分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余姚市自年起实施杭州湾垦造耕地工程,在原先流沟交错、芦苇丛生的盐碱地上,布置合理的河网、路网,铺设灌溉管道,修建排水沟等设施。与此同时,我市结合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提升地力,通过淡水洗盐、增施有机肥、表土覆盖等措施,对盐碱滩涂地进行降盐及培肥处理,经过努力,最终整治成“田成方”“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美丽田园,真正做到“藏粮于地”。通过一系列综合举措,盐碱地实现“华丽转身”,变成农作物种植地,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成功典范。

年,余姚市与正大集团签订《共建中泰生态农业园战略合作协议》,同年年底,双方正式签订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自年开始,农业园引进耐盐碱、稳产高产水稻品种“秀水14号”,后期通过实行稻与麦、油菜轮作,推行秸秆还田深翻,加快盐碱度的降低速度,使得农田质量进一步提升,取得喜人的种植效益。

据了解,由正大余姚中泰生态农业园种植的单季水稻平均亩产超公斤,亩均效益在元左右。实行水稻、油菜等作物轮作种植模式后,亩均经济效益提高了元左右。

把盐碱地变成“粮仓”,是余姚市做好海涂利用文章、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符荣权告诉记者,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红线、保障发展用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的重要举措,近15年来,余姚市切实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至今已累计完成垦造耕地6.04万亩,其中,围涂造地5.66万亩,新增耕地4.86万亩(水田2.91万亩),此举对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并获得浙江省百万造地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陈福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9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