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东汉至五代篇

发布时间:2024/3/14 14:19:45 

纵观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可以看出越窑的成功与各时代奋力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越窑身上可以找到古代文明的精髓和制瓷工匠们的艰辛。

紫色百合香为您梳理越窑青瓷,使您追寻古迹,了解东汉至五代的越窑青瓷发展之路。

一、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东汉篇

越窑,主要位于我国浙江上虞、绍兴和余姚一带。东汉时期的越窑青瓷胎质较为粗糙,釉色也不太纯净,依稀带有原始瓷器的一些痕迹。

此时的瓷器虽然并不算完美,但是仍然较陶器、漆器、金属器、竹木器等优点更多,因此普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三国篇

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的窑址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各方面不断改进,日趋完备。此时的越窑青瓷造型方面主要以碗、盘、盆、钵、罐、盏、砚、水盂、盘口壶等为主。

通常来说,日常生活用器大多内部施釉,底部无釉,而盛水的器物大多内部不施釉,外部施满釉。

三、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西晋篇

西晋时期,越窑青瓷的造型更加体现出活泼生动的特色。动物造型是此时最为普遍的造型,其中以鸡首壶、蛙形水盂、狮形烛台、羊形烛台、熊形灯、堆塑罐等最具有代表性。这些造型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时代个性。

四、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南朝篇

南朝时期,越窑青瓷制品在考古发掘中数量不多,这或许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此时动物造型的器物明显减少,反而是一些佛教韵味的器物悄然流行起来。一时间,佛教重要意义的纹饰,如莲花纹、忍冬纹等比比皆是,尤其是莲花纹更摇身一变成为南朝最为流行的纹饰。

此外,器形也开始风向突变,由端庄矮胖型变为修长秀丽型,展现了当时人们个性的审美观念。

五、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唐朝篇

唐朝的越窑青瓷,胎体细腻,几乎不见杂质,釉色如湖水般的青绿色,釉层厚薄均匀,有“如冰似玉”的美感。

此外,造型方面,以各种花形最为常见,如荷花形碗、菱花形盘、海棠形酒杯等,展现了器物的曲线灵动之美。

纹饰方面,大多提倡简洁素雅之风,大多无纹饰,即使有纹饰也是刻划的花卉纹。

晚唐时期,越窑还积极采用了先进的匣钵技术,不仅产量有所提高,而且也提高了瓷器表面的光洁度,可谓一举两得。

六、越窑青瓷的制瓷历史-五代篇

晚唐五代时期,“千峰翠色”的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法门寺地宫中的十四件秘色瓷的出现为世人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秘色瓷的碗和盘多为花瓣口或者葵花口,釉色呈现出湖水绿色,如冰似玉,与古代文献记载的几乎一致。

宋人记载:秘色瓷是由越州地区的钱氏所烧造的,这是仅供皇室使用的瓷器,而庶人不得使用。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8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