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医共体建设经验分享建激励相容机制

发布时间:2020-1-20 19:44:31 

余姚市在推进县域医共体“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的同时,探索建立医共体“分配资金平衡池”,通过构建激励相容机制,释放改革红利,努力实现基层能力提升、健康管理做实、医药费用降低、医务人员满意等改革目标。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创新理念,破解治理难题

年4月由市人社、财政、卫生等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印发余姚市市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发展奖励“资金池”分配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余人社〔〕33号),激励医共体通过纵向的“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和横向的“腾空间、调结构”、“总额预付、结余留用”等手段实现联动改革,用增量(“改革红利”)来带动和调整利益关系,并与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支付、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相衔接,促进医共体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科学论证,破解筹资难题

推进医保支付、人事薪酬、政府补偿机制改革,架构了相互联系、互为支撑、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明确将业务增值资金、药品差价款上缴财政后再由财政按规定拨付的奖励资金、医保结余资金、收支结余奖励资金、“双下沉、两提升”专项资金、增量签约服务费等6块资金纳入“分配资金平衡池”,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蓄力支持医共体建设发展。

(三)坚持绩效考核,破解监管难题

体现责任和激励相匹配的原则,资金汇集由各医共体统一进行绩效分配,在一定框架范围内通过内部磋商,探索符合实际的分配比例,制定符合共同利益的分配方式,有效推进医共体统筹管理。一是强考核,建立健全医共体建设运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66条。二是定程序,由各医共体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奖励考核分配方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医共体集体讨论通过,并报市医共体管委会办公室审核后实施。三是明责任,充分发挥“分配资金平衡池”激励作用。

二、实施效果

(一)形成了新的体系

该池由医共体通过集中化管理和统筹优化资金配置,医院对成员单位的控制力,从而达到聚合资源优势的目的,也提升了医共体资金整体管理能力,有力促成医共体成员单位快速融为利益共同体。

(二)构建了新的机制

该池的设立有助于推进医共体协同发展,加强成员单位之间专业分工合作,构筑医共体内部优势互补机制。有助于建立健全医共体内要素合理流动的协调机制,使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在成员单位之间优化配置、集约使用。

(三)树立了新的导向

资金分配与医共体服务效益、医务人员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有利于树立“干得多、干得好、拿得多”的导向。年,全市25家公立医疗机构有10家获批收支结余奖。

(四)创造了新的业绩

年,全市基层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8%,基层就诊率达66.45%,比试点前提升3.1个百分点;年一季度,基层就诊率达68.38%。中心卫生院住院病种从试点前44种上升到目前86种。年,医院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4.62%,检查检验收入占比、药占比、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均同比下降,医改控费指标和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均在合理区间。

来源:余姚市卫生健康局

责编:汪佳

排版:周含格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微

扫描指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4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