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全面营改增契机,打造余姚经济

发布时间:2018-9-8 3:49:4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即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从年5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将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从而完成扩围改革,至此,现行营业税纳税人全部改征增值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我市应当紧抓全面“营改增”契机,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打造余姚经济“升级版”。

一“营改增”释放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导向

为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解决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导致的重复征税问题,年10月,国务院决定开展营改增试点,并自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海启动试点。此后逐步推向全国,行业范围也从最初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扩大到广播影视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前期试点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万户,累计实现减税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亿元;二是有效促进了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数据显示,营改增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由年的45.5%提高到年的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

今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覆盖面更广,意义更大。一是将试点行业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重复征税的问题,贯通了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实现固定资产抵扣全覆盖,基本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扩大有效投资。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是财税领域打出“降成本”组合拳的重要一招,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有利于帮助市场主体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增强经济韧性和发展后劲,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据统计,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今年将为全国企业减轻税收负担超亿元。

二余姚市“营改增”试点成效和深远影响

按照国务院部署,余姚市从年12月1日起正式启动营改增试点。在这场跨时3年多的改革攻坚战中,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局坚强领导,财政、国税、地税各部门通力合作,广大试点纳税人大力支持和配合,营改增试点平稳过渡,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至年底,我市共有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户,比改革之初的户增加近户,新增纳税人全部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使九成以上的试点纳税人税负下降,累计减税万元,同时使原增值税纳税人增加抵扣2.55亿元,大大减轻了企业税负;营改增有力促进了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年34.6%提高到年的40%。

随着今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双扩”政策的到来,我市又有户纳税人纳入改革范围,税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将进一步体现,必将为正在转型谋变中的我市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从制度改革的角度观察,“营改增”是拉开财税改革大幕的抓手,将对中央地方财权体制带来深远影响。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构成地方财政总收入的两大主要税种。按照年5月1日以前的财税分享体制,增值税75%归中央,25%属地方;营业税%归地方。随着营业税的退出,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面临着重新划分的新机遇。根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规定,所有行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均纳入中央和地方共享范围,中央、地方各分享50%,过渡期暂定2-3年。至此,运行了23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营改增”引发的改革效应不只是财权划分,而且将涉及财政体制三要素的重新匹配组合。

——从经济发展的层面分析,“营改增”对产业、企业的影响既是全局性的,也是长期性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重复征税的问题,建立比较完整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贯通了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由此产生的“连环减税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将有利于二、三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堪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营改增”不仅体现在为纳税人减轻负担,而且体现在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及对生产方式的引导上,对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和三次产业融合,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为我市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利用“营改增”助推余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余姚市应紧紧抓住全面“营改增”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产业平台配套措施,吸引企业加大要素投入、加强政府引导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从而推动地方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

对策思考一: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在“工业立市”思想指导下,我市工业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特别是为工业制造业提供“产前”、“产后”分销、物流、融资、信息、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市工业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把对服务业征收的营业税改成征收增值税,从而彻底打通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抵扣链条,推动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从根本上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因此,我市要在坚持“工业立市”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营改增契机,大力鼓励和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引导工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营改增后,工业企业外购生产性服务所负担的税款能够得到抵扣,使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从社会获取更加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因此,要积极引导企业把一些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环节从主业剥离出来,打造成更专业、更有效率的创新主体,实现主业更聚焦、辅业更专业,促进企业结构从“橄榄形”真正转变为“哑铃形”,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

加强服务业集聚平台建设。借助“营改增”税制改革契机,与我市目前几大产业集聚平台相契合,加强招商引资,完善产业结构链条,形成放大集聚辐射效应,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中,文化创意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包括运营设计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等在内的各类文化创意服务公司;阳明创意园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花园式的研发环境,为集聚各类软件和科研企业提供一个创业平台;慧聪家电城推进“电商换市”,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品牌,吸引电子商务公司总部落户商务区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综合物流园区可借势打造交通运输业和物流辅助服务业之家,这对于打造一个服务于区域经济、引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对策思考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

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全面营改增后,不仅使企业购进生产性服务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更关键的是新政将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不动产也纳入抵扣范围,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振企业更新设备、扩大产能的信心,这对我市传统制造企业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市要充分抓住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小城镇建设的机遇,适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鼓励企业加大固定资产和不动产的投资力度,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改造提升落后产能,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乘机加大设备投资,实施“机器换人”,改造提升生产线,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要坚定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心,要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对于像舜宇集团这种规模企业,要积极利用不动产抵扣的政策,进一步加大投资,开拓产能,坚定做大做强。

对策思考三:消化库存,助力本地房地产、建筑业发展

本次营改增给房地产业带来了多重利好,为房地产业“去库存”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营改增后二手房交易税负略有减轻,如个人转让一套万元的二手房,增值税应缴4.76万元,相比原营业税可少缴0.24万元;其次,企业购置不动产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促进了企业采购不动产的需求,有助于打开商用房市场空间;第三,新政规定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的土地成本可以进行抵扣,同时房地产企业采取预收账款方式销售不动产项目的预征税款率远低于营业税下的相应税率,双重利好将大大降低开发商的税收成本,使房地产商去库存增加了底气。因此,我市各房地产企业要紧抓营改增契机,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税收成本,将减税因素让利与民,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同时,积极宣传二手房交易税费降低及不动产抵扣给购房企业带来的实质性好处,扩大购房者的投资意愿。再者,要积极按照营改增后财务核算的要求,将项目设计规划和材料采购外包,积极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开发收益,向追求项目品质转变,促进我市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建筑业来说,本轮营改增支持政策也十分“给力”,甲供材、清包工都可以选择简易征收,异地项目税收预征率低于原营业税征收率,过渡期政策为建筑业顺利完成营改增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不动产可以抵扣后,扩大了建筑业的需求,为建筑业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但由于我市建筑业规模普遍较小,综合实力不强,特别是税收管理相对粗放,与营改增后对增值税抵扣核算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建筑企业要积极适应营改增需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不断规范经营行为,将此视为是企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一次重要机遇。“营改增”新政对大开发商、大建筑企业减税效果非常显著。因此,要在政策、资金上加大对建筑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优胜劣汰,优化组合,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措施,帮助我市建筑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助推我市建筑行业规模发展。

对策思考四:轻装上阵,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本次“营改增”试点行业中,生活服务业减税效果最为显著,其中,对年营业收入低于万元的小微企业执行3%的简易征收率,较原先缴纳营业税时5%税率税负下降了40%;而一般纳税人的6%税率虽比以前5%的营业税率有所提高,但由于企业可以抵扣进项,如外购或自建不动产、采购自产农产品、房租、水电等,实际税负也有较大幅度降低。

由于生活服务业中的餐饮、娱乐、住宿投资规模较小,准入门槛较低,一般是大众创业创新的首选行业。全面推开营改增带来的大幅减税效应将有力促进整个行业发展,体现在新增企业数量将大幅增加,从而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扩大市场消费能力,反过来又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这一政策实施的有利时机,抓紧研究制定一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配套措施,如建立创业基金,提供优惠信贷,搭建创业平台等,努力激发大家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推进生活服务业均衡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加就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生活服务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策思考五:加强引导,培育新兴行业龙头企业

政府作主导,培育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聚焦营改增后涌现的新兴产业,通过引进一批租赁、文化、广告、软件类的龙头企业、组建原有企业中的服务外包项目,强强联合,打造新的行业龙头;改造现有企业,通过政策整合集聚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做大做强;与之相呼应,要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大力引进相关行业高层次人才,构建人才高地,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国税搭好台,加强税改政策送推。作为税收职能部门,市国税局要深入开展多阵地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国税网站、“余姚税务”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3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