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我们又见面啦~
你还好吗?
﹃
余
姚
四
先
贤
之
一
朱
舜
水
﹄
·
·
·
·
·
金
冠
村
“明初正秦公生三子,端一公仍居冠佩里,端二公、端三公徙邑之龙山,永乐四年,端三公又徙龙泉山,朱舜水系出此族。”
——《史记》
”
图
金冠村
金冠村位于余姚市梨洲街道南部,距余姚城区约7公里。33省道从村口经过,是进出四明山的主要通道。金冠村座落于四明山山脉北端的峻岭之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山峦连绵,岙弯重叠,山上植被丰富,竹木茂盛。
“绿色疗养院”
珮溪和茭湖溪是村庄内的主要水系,在主要溪流流经的地方,不断有两边山岙中形成的小溪汇入,泉潭浅滩,错落有致,是一处山清水秀,环境清幽的山村,且空气新鲜,负离子含量高,有“绿色疗养院”之称。
“金冠村由金岙、里冠佩和外冠佩
三个自然村组成。”
里冠佩和外冠佩在历史上
总称为“冠佩”。
年8月:
被首批命名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
年:
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
和“中国传统村落”
金冠村历史悠久,两个自然村现存建筑多数仍延续清代风格,保持着卵石路、石砌墙、木结构建筑原貌。自北宋熙宁年间兵部尚书朱廷碧来余姚定居冠珮开始,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典型的古村落。
冠珮村庄内有邓公庙和兴隆庙两座道教庙宇,均为清代悬山顶式的四合院木结构建筑,其中邓公庙大殿神像銮架上方有一书“除虎为民”的横匾,是清光绪年间所题。在外冠珮,有一座三间两层木结构楼房加两厢侧屋、围墙、门楼组成的院落,在村中有“石制墙门吊口楼”之说。金岙自然村中现存有一座建于清光绪末壬年间的石桥,桥体为一孔,三节扶栏,五块板宽,全桥组装结构采用榫卯连接,冠珮双喜桥建于民国初年,这两座古桥是山区溪流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石桥。
五棵古树
在金岙自然村沿山公路旁有两棵年历史的枫香树和一棵年历史的枫杨树;在与兴隆庙隔溪相望的溪边路有两棵多年的沙朴树,并且都朝溪边倾斜,树的上半部分向天而长,形成躬身状,这五棵古树均列为省级保护。
另外,金岙自然村曾经因出过有名的“金岙苏”兰花而载入中国兰花史史册。金冠村也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山村。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这里是浙东抗日根据地之一。年起这里一度成为浙东抗日民主政权南山县政府的驻地。谭启龙、何克希、朱之光等曾在金冠村指挥和领导过浙东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黄明故居现保存完好,并留有烈士生前革命斗争的事迹资料。
“水碓年糕毛竹筷
有女要嫁金岙山”
金冠村历来物产丰富,
金岙自然村在清末曾设有“宝城银楼”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