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个希腊式的鼻子,长相酷似徐志摩,被人称作“美男子”。
他能说一口优美的英语,视古希腊女诗人莎茀为灵魂的爱人。
即使身陷牢狱,也不愿邋邋踏踏,每天要用家里佣人们梳头用的刨花油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即使贫病交加,也照样把印有“杜甫草堂”的邮票制成书签自赏……
“相称便是美。”他说。
“或者是个痴子,或者是在做诗。”他自嘲。
他是邵洵美,生于年,逝于年,余姚人,清末高官后代,中国二、三十年代唯美派诗歌的主将,狮吼社、中国笔会等诸多团体的重要成员,对中国新诗和出版事业有过重要贡献。
他以诗而为人所知,挚友徐志摩、郁达夫、沈从文、夏衍、陈梦家等人对他的诗都有过诸多赞誉与评价。
妻子盛佩玉更爱读他的诗,将他的一首定情诗《白绒线马甲》一直保存到生命最后...
一个真正的诗人一定要有他自己‘最好的秩序’。”
邵洵美的诗确有一种秩序之美,还有一种格调美,《昨日的园子》、《五月》、《颓加荡的爱》、《Z的笑》、《季候》……其中无不体现出秩序与格调。有些如果谱上曲,在今天可能还会广为流传。
他被人们称作唯美主义者。
有人说:“唯美主义者是革命者。”而读了邵洵美的诗,我大概能理解这句话。
邵洵美还是一位纯粹的小说家,如果说他的诗有秩序美、格调美,他的小说便有意趣美、情智美。他写小说属于“玩票”,数量不多,但他在小说创作上做过多方面的探索。
读他的小说,会完全忘记他是个诗人,角色转换之好,小说语言之纯粹地道,让人叹服。他的小说在当时就有了影响。短篇《搬家》是他的小说处女作,发表于年《狮吼》复活号半月刊第五期,一经问世就得到郁达夫、叶秋原两位的激赏。
郁达夫这样评价它:“《搬家》一篇,大有Georgemoore的风味,是近来少见的飘逸文章。这一类东西,希望多多出现,可以转换转换风气。”他所说的Georgemoore是爱尔兰作家摩尔。
叶秋原则这样对邵洵美说:“你的《搬家》,不是我恭维你,是我近来看的最得意的一篇……你的《搬家》,的确为我国小说界开一新纪元——至少发现了一条新光。不流入当下的感伤主义领域,又能运用理智将你一时的情感抒写出来。”
在当时,革命加恋爱的小说风靡一时,因此两位大家把《搬家》的出现视为空谷足音。
邵洵美更多的好和有趣还体现在他的散文随笔里。
在散文集《不能说谎的职业》中,有这样两篇随笔——《真的文学》、《不能说谎的职业》,他说:“我们弄文的人有一件事情是和平常人不同的。我们不能说谎。”
他也在以此为准则交友结朋,在他的周围,有着一些和他同样有趣的好人,那些与他结下友情的人,其人其作品与他一样有着真趣味,蔡元培、邹韬奋、施蛰存、沈从文、徐志摩、钱钟书、郁达夫、郑振铎、夏衍、陈梦家、胡适之、曾孟朴、林语堂、赵景深、张若谷、傅彦长、许国璋、项美丽、斯诺夫人……
凡那个时代优秀的中外文化名人几乎都与他有着友好交往!
最后,以这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我也有一元两面的身世,人们眼睛中的我,也是一体而两形的,半人半兽的。——我想到这里,我那已化作了轻云的矛盾的过去,又凝成了雨珠,一滴滴滴进我的心坎来了。”
这是邵洵美随笔《莫愁之愁》里的。一元两面,有趣之人多是也。
部分来源于百度百科
Time酱猜你喜欢
真的假的?余姚鹿亭一片松树林上长满“仙草”!竟然还能像水果一样采摘!
四明湖的水杉林到底怎么啦?用得着那么多无人机“空中侦察”?
大事件!事关每个姚城人民的一日三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