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好人因为承诺,余姚韩兰珠把外村孤老

发布时间:2017-11-25 16:57:42 

她的义举,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

余姚低塘街道镆剑山村,是个距离余姚20多公里的小村庄,走进镆剑山村一幢两层小楼,记者便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清瘦老人,腰间扎着围裙,正弯着腰在院子里打扫着。

“兰珠照顾阿叔王仁世的故事,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正在韩兰珠家串门的邻居叶老伯说。

镆剑山村的老妇女主任胡杭素告诉记者,当年听说兰珠把孤苦伶仃的阿叔接来照顾,她并不感到意外。35年前,韩兰珠家境一般,多养一个老人意味着多一份经济负担。韩兰珠省吃俭用,从来舍不得给自己添一件新衣服,但每次见到阿叔,总是一身新衣。在农村,有个几件金银首饰很是平常,但韩兰珠却没有一件。

“35年前,农村还没有养老院。听说阿叔想外出乞讨谋生,我就想帮一把。”提起往事,快人快语的韩兰珠侃侃而谈。

因为一句承诺,她照顾“阿叔”35年

35年前,37岁的韩兰珠夫妻二人辛苦劳作,从事种鸭培育生意,每到销售旺季,需在三七市镇租一间房子存放种鸭苗。当年,他们租用的正是阿叔家的房子。从此,韩兰珠夫妇与阿叔结下了不解之缘。

韩兰珠说,阿叔当年48岁,无儿无女,还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连走路都很困难。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常常吃不饱,青菜烤土豆常常一吃就是几天。到了冬天,就依靠一个煤球炉取暖。

为了不让阿叔饿肚子,租房的那两年,韩兰珠白天挑着担子挨家挨户推销鸭苗,晚上顺便照顾阿叔的饮食。两年之后,韩兰珠把店搬到了宁波市区。没想到一个月之后,阿叔拖着病腿,几经辗转找到了韩兰珠夫妇,说是想外出乞讨谋生。

听说阿叔要外出乞讨,韩兰珠想都没想就问阿叔,愿不愿意到她家里来住?阿叔高兴地答应了。

为了让家人支持自己,韩兰珠特意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丈夫和3个孩子都很支持自己,这让韩兰珠感动不已。

说起35年前阿叔刚到家的情景,韩兰珠的老伴陶老伯至今不能忘记:“一双雨靴就是阿叔最值钱的家当了。”陶老伯说,不仅自己把阿叔当父亲一样照顾,3个孩子也不忘孝敬阿叔。一家人同在一个桌上吃饭,有啥好吃的,阿叔总能第一个品尝。平时,给阿叔的零花钱从来不断,但阿叔坚持攒着不花。

韩兰珠说,一家人的心愿就是要让阿叔平安健康度过一生。直到去年,83岁的阿叔才无疾而终。

为了凑手术费,一个月磨破两双鞋

年,韩兰珠决定找医生治疗阿叔的腿疾。但万余元的治疗费用,让她陷入了困境。

“除了平时省吃俭用的多元,还差多元才能动手术。”说起当年的决定,韩兰珠不禁红了眼睛。那时卖一只种鸭苗最多也就赚1角钱,为了凑足余元手术费,自己起早贪黑挑担,走遍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庄,售卖了2万多只种鸭苗。

韩兰珠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多月时间,自己磨破了两双球鞋。后来脚上起了水泡,常常与袜子黏在一起,疼得掉泪。

凑齐万余元手术费之后,医院顺利动了手术。后来,兰珠帮助阿叔的事被主治医生知道了,医务人员都很感动。医院最终还减免了多元住院费。

术后半个多月,当阿叔迈开双腿在屋子里走了一圈之后,紧紧抱着陶老伯和韩兰珠喜极而泣,哭得像个孩子。

孝义之举带动全家人投身公益事业

在韩兰珠的影响下,她的家人都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今年76岁的陶老伯,在余姚慈善总会成立之初,就捐了1万元。对于老伴的孝义之举,陶老伯更是无条件支持。这位与癌症抗争16年的老人,看淡了生与死,有生之年能够帮到别人,是他最大的心愿。

女儿女婿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年来几次为村里造路捐款。镆剑山村老年室开建时,大女婿就捐了5万元,这几年来还给予身患重病的村民每人每年元的补助。

除了照顾阿叔,村里其他的孤寡老人也是韩兰珠20多年的牵挂。在低塘镇老年服务中心,负责人韩世迪对记者说,每逢端午、中秋和春节,韩兰珠都会带着营养品看望老人,还给残疾老人洗脚、洗头。在护工段阿姨眼里,春夏秋冬,兰珠姐没有缺席过一次。“生活苦没关系,但心肠一定要好。这句话是父亲说的,也影响了我的一生。”说起过世数年的父亲,韩兰珠热泪盈眶。她说,父亲生前是西墟小学的教师,一生育人无数,生前父亲总是教育自己,看到别人有难处,要帮一把。

内容来源:宁波晚报

赞赏

长按







































招聘SEO/SEO主管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1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