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阳明街道年工业经济统计数据新鲜出炉,成绩喜人:去年,该街道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3亿元、利润20.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7%和40.39%,规上工业增加值55.2亿元,同比增长21.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40.8%。工业指标全线“飘红”,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大提升。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这份漂亮的“成绩单”来之不易。去年以来,该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着力引导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为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华丽蜕变。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凸显科技力量。阳明街道不遗余力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初创期科技项目、企业研发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批准,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为“演艺装备与服务重点认定领域”全国首家认定的企业,也是我市唯一一家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该街道还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委托研究、共同开发、有偿使用、共建研发中心等途径,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去年,阳明街道登记在册的科技合作项目有10个,技术交易额达.5万元,为历年之最。
打造智造平台、打响智造品牌,引进人才形成“智力支撑”。阳明街道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创建各类引才引智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渠道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阳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落户。围绕紧缺实用人才,加快培养一批技能过硬、专业对口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复合型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完善人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积极探索以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实施三大培育计划,打造智造“生源”。阳明街道通过实施效益型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三大培育计划”,引导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实现改造升级,加快科技小巨人、上市(挂牌)企业培育,加快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孵化壮大。亿人网络、新世纪科技等4家企业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建设“智造”项目,突出品牌效应。以舜宇集团千亿项目为核心,阳明街道启动了智能光电特色小镇建设,在突出智能光电核心区等六大片区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商贸博览、工业旅游、总部商务等设施功能完备的特色小镇,通过了宁波市级特色小镇创建评审,目前正在着手申报省级特色小镇。 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形成智造后盾。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柔性齿条式舞台升降台、影剧院公共座椅等系列产品已成功获得瑞士SGS集团的“浙江制造”认证,大丰由此成为我市第一家拿到“浙江制造”中英文双语证书、获得国际互认的“浙江制造”生产企业。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tc/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