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四明大地留下无数先辈奋斗的足迹,传承着信仰的力量,结出了人民幸福生活的果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宁波发布联合各区县(市)发布,一起回眸百年征程,展望未来美好生活。
今天,推出第三篇:《争创一流,点亮海曙新征程》。
回眸百年时光
见证历史变迁
快来点亮下面这些老照片
一起领略海曙翻天覆地的变化
月湖
年/如今
点击图片看今昔对比
东门口
年/如今
点击图片看今昔对比
天一阁
年/如今
点击图片看今昔对比
天封塔
年/如今
点击图片看今昔对比
铁路宁波站
年/如今
点击图片看今昔对比
它山堰
年/如今
点击图片看今昔对比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
无数英雄儿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用自己的生命
保卫了这片钟灵毓秀的山河
从此星火燎原
奋斗不息
争先创优的海曙人
带着老一辈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奋进着
如今的海曙
已是这般朝气蓬勃
鼓楼
天一广场
古林镇数字农田
龙观乡庄顶公路
章水镇杖锡樱花园
三江口
一百年筚路蓝缕
一百年风雨兼程
不忘来路
方得始终
走海曙红色路线
一起回忆那年那时的峥嵘岁月
英雄城里燃星火
海曙是一个英雄的城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这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土地,曾发生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海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反帝反封建为革命任务,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历史使命,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浴血奋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
年,中共宁波支部正式成立。是年8月,中共宁波支部改为中共宁波独立支部,机关地址随启明女中迁至丝巷弄“星云坊”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也就是现在的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
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隐于新巷居民楼中。馆内有三个展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展现了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方组织带领宁波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革命先烈们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光辉历史。
年,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被宁波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年和年先后被公布为宁波市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海曙区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宁波市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
年10月27日下午2时许,日军部队特别细菌远征队一架飞机在此地上空撒下大量带鼠疫杆菌的疫蚤、小麦、面粉等,致使罹难的百姓人数高达人。为防止疫情蔓延,焚毁疫区房屋间,造成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的瓦砾场,称鼠疫场。
宁波市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于年6月开馆,位于海曙区开明街华楼巷15号二楼,原为鼠疫灾难遗址范围,占地面积约平方米。
年9月3日,宁波市在开明街人行道上竖纪念碑一座。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纪念碑被迁到天一豪景西侧细菌疫区原址。新建的纪念碑碑身正面刻有“勿忘国耻励志图强”八个大字,其它两面刻有细菌战史料的碑文和遇难者名单。
年,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五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海曙区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明州双英亭
年,值中共宁波地委成立八十周年之际,为纪念年大革命时期在宁波最早牺牲的杨眉山、王鲲烈士,在先烈就义处附近的中山广场建了一座“明州双英亭”,两侧还刻有在同一时期同一地方牺牲的胡焦琴、甘汉光、陈良义、吴德元等4位先烈遗像。亭记碑文再现了6位烈士生前的丰功伟绩,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缅怀先烈。
年,被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和年先后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海曙区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四明山心忆峥嵘
章水,一方洒满烈士鲜血的热土,一座孕育英雄的红色古镇。这座素有“四明锁钥”之称的古镇,是通向四明山腹地的门户之地,也是扬名全国的浙东革命老区。镇域内,散落分布着众多的红色革命遗迹、遗址和遗存。
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
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占地平方米,新建革命烈士纪念馆平方米。陵园内绿树草坪衬以雕塑、兵器陈列、题词墙、景观亭等,氛围肃穆、环境典雅。长眠着包括“浙东刘胡兰”李敏在内的七百多位革命烈士。
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年和年先后被公布为宁波市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和海曙区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启明小学
年,崔真吾出生于崔岙村,从小爱好文学,聪颖过人。年春,他插班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并在这一年与鲁迅、柔石、王方仁共同创办《朝花社》。次年,崔真吾回到崔岙村,筹建了启明小学,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知识的力量。
启明小学的校舍主楼为二层楼建筑,上下各有四个教室,正中为校门。解放后,启明小学改名为崔岙小学。
被称为“浙东刘胡兰”的革命烈士李敏也曾在启明小学任教,如今,她上过课的教室基本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整座启明小学经过修缮成为了革命纪念馆,让后人得以重温红色历史,感怀先烈过往。
蓝碧轩烈士墓
蓝碧轩烈士墓位于杖锡四明山心摩崖石刻旁,安葬在这里的是在四明山大俞战役中牺牲的蓝碧轩大队长和其他几位不知名的烈士。
蓝碧轩烈士是早期参加革命的工农红军战士,抗日战争时期因工作需要,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担任浙东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
年11月,在大俞村(今属余姚市四明山镇)战斗中,由于敌众我寡,蓝碧轩和其他3名战士不幸中弹牺牲。当地群众就把这4名为新中国捐躯的英烈埋在了杖锡,集体安葬在四明山心摩崖石刻北面相距不过二三十米的平坦山地里。
年,被公布为海曙区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堡垒村中话初心
“建溪贯其中,锡山围其外”,幽美古村建岙村是四明山革命老区有名的红色堡垒村,有着丰富的红色遗迹,是红色文化集聚地之一。
建岙妈妈故居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建岙村村民怀着满腔热血接力护送伤员,开展“二五减租”搞生产自救……更有“建岙妈妈”钟仁美送子加入革命队伍,先后将两个儿子送上革命的道路,并在白色恐怖期间成功掩护革命干部,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
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
这里原为鄞江建岙学校,曾是旧时四明山区重要的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馆中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展示、烈士蜡像等方式集中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鄞江的新时期三个时期的不同历史故事,以此缅怀先烈,教育后人。
年和年,先后被公布为宁波市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海曙区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寻芝岭古道
建岙村西侧有一红色古道,名曰寻芝岭古道,又称“陈朱岭古道”。古道全长2.5公里,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朝,是旧时鄞江、章水两地的经商之道。抗战时期,建岙村成了革命根据地之一,寻芝岭古道也因此成了当时的红色路线。
踱步于古道,翻山越岭,可近距离地感知红色文化,感受艰苦岁月里人们的不易。
百年时光,百年奋斗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曙
重温红色故事
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扬帆再起航
相关阅读
原标题:《宁波10区县(市)联合发布
今天,看海曙!》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fj/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