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佩村位于余姚市梨洲街道梁辉水库南郊的四明山麓,始建于北宋,据《余姚朱氏宗谱》记载,冠佩村的始祖是北宋兵部尚书朱廷碧(-),朱廷碧仕途结束后,向往归隐山水,在游余姚时,发现了冠佩有“世外桃源”之境,于是携家人从山东琅琊迁居冠佩,繁衍生息下来,逐渐发展成大村落,余姚市的“四大先贤”之一清代大儒朱舜水也是朱廷碧的后裔。因该村山中石头,精致如金冠玉佩,因此该村得名为“冠佩”,现已被名列为“宁波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冠佩村由金岙、里冠珮和外冠珮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驾车入村口,金岙村路边有一个大潭,潭边是郁郁葱葱的高山,山下有一小亭,潭不深不浅,是夏天最佳游泳戏水之处,从上游溪坑下来的泉水汇聚在潭中,溢出拦坝,便成了一个高约20米、宽约30米的瀑布,如逢雨季,瀑布非常壮观,可与九寨沟的熊猫海瀑布平分秋色,轰隆隆的水流声撞击着谷底的岩石,溅起白花花的浪花,旁边民居笼罩在雾气缭绕之中,仙境一般。
金岙村瀑布一金岙村瀑布二约2公里后,便见到冠佩村的村口,村口矗立着“千年古村冠佩村”的村牌和“金玉亭”牌坊。右边是茭湖古道,是一条极具山区特色而又风韵独存的山间古道,有云梯之称,古道全长约2公里,路依溪筑,溪依路走,古道两边山崖陡峭、竹木参天、鸟雀啁鸣,涧底流水潺潺、泉瀑参差,是登山爱好者的休闲好去处。村中还有“上王岗古道”和“长隆古道”。
冠佩村门牌金玉亭抬头可见村落依山而建,沿溪而居,一条清澈的溪水从山上冲溯而下,把古老的村庄一分为二,溪上有多座石板桥、拱桥,其中有一名为“双喜桥”的古桥,建于民国年间,是单孔石拱桥,桥边有一排颇具古韵的民宿。还有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兴隆庙,由山门、大殿、两侧看楼及戏台组成,格局完整,已列入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喜古桥兴隆庙村中小道由古老的石板和水泥混合铺设而成,道路中还有一块刻有“安且吉兮”的石碑,落款是清同治年间。民宿的围墙上长出一棵大朴树,树龄约岁,与5米开外的溪边另一同龄大朴树相依相望,村民称之为“鸳鸯爱情树”。树旁有一深幽幽的洞穴,洞顶的甘泉一滴滴的掉下来,下面用水桶接住,这水甘冽清澈,常年不断,是村民煮茶烧饭的绝佳水源。
“安且吉兮”石碑鸳鸯爱情古朴树山泉往里走,山、溪、村,相映成辉,村周围竹海绿岙,峰高坑深,溪水淙淙。山谷下的老屋,老屋前的曲径,曲径旁的溪坑,溪坑上的石桥,老人们在溪水中洗菜……一幅看不到尽头的古村风貌图,铺陈开来。
村中小道村中民宅以石垒建筑为主,有一套木头结构的老房特别显眼,二层五开间,结构工整,据了解,这木房很有来头,是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游击队姚南办事处的办公地。抗战时期,浙东游击队军政领导谭启龙、何克希、朱之光、张文碧等经常在此开会。年4月,解放梁弄的狮子山战斗中,就有一支队伍就是从冠佩村出发的。据该房的主人何氏老人介绍,其父亲参加了浙东游击部独立大队大队长朱之光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后,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宁波专署专员的朱之光多次来冠佩看望其父亲,并赠送有其题名的书籍一套。
古老木房(姚南办事处开会场所)朱之光署名赠何老先生的书新四军姚南办事处石碑冠佩村,地理位置绝佳,介于梁辉水库和四明山麓之间,离余姚市区不远,山水相间,有瀑有溪,空气清新,古道、古桥、古庙、古宅……古韵悠悠,还有革命红色遗迹,魅力无穷,相信这种魅力是很多古村和景点都无法拥有的!
旅游小贴士:
1、门票:免费;
2、交通:乘坐余姚路公交到“外冠佩”站下步行即可,自驾导航“冠佩村”即可;
3、注意事项:因上山的道路仅为两车道,如逢节假日,需选择合适时间出行,自驾车勿停于路边,避免堵车;如要登山游玩,登山古道有三条,分别是上茭湖古道、王岗古道、长隆古道,每条古道各不相同,请自行选择,老人不宜登山。
年8月9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fj/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