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东江middot资讯

发布时间:2021-6-29 12:48:52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lx

一、5月20日前,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持《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学校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有关部门办理审定手续。(材料截止日为年4月30日)

二、5月29日前,流动人口子女把经各部门联合审定《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学校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递交各乡镇(街道)社务办(逾期不再办理)。三、6月5日前,各乡镇(街道)社务办把审核通过的《审定申请表》及名单(名单格式统一)交教辅室,城区四街道教辅室把属于城区学校教育服务区范围内的《审定申请表》及名单(父母工作地和居住地均在城区)交教育局基教科。四、6月10日~11日,其他统配生报名。符合规定统配生条件的山区适龄儿童等到教育局或乡镇(街道)教辅室报名。五、6月13日~14日,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对照条件,按照划定的教育服务区,随带户口本、房产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拆迁安置协议等材料到学校报名。报名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六、6月15日~19日,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情况复核。市教育局和乡镇(街道)教辅室对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信息进行复核。不符合条件的,电话告之家长,并要求其到规定的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七、6月20日,领取统配入学通知书。符合条件、通过审定的流动人口子女到各乡镇(街道)教辅室指定的地点领取《入学通知书》(统一格式)。符合规定条件的山区适龄儿童等统配生到教育局领取《入学通知书》。八、6月21日,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持《入学通知书》和户口簿、《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山区适龄儿童等统配生持《入学通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到相应学校报到。报到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九、6月27日,根据空余学额情况,各乡镇(街道)组织第二阶段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预报名,预报名地点和招收办法提前公布。城区四街道第二阶段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办法由教育局和四街道协商决定。十、7月5日,各乡镇(街道)或学校按规定做好录取工作。未录取的,通知家长。十一、7月6日,录取学生到学校报到。报到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

具体招生方法

1.入学年龄。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满6周岁(年9月1日至年8月31日出生)。虽年满6周岁但因身体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儿童,须持有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教育服务区学校办理延缓上学手续,并按照所在区域报教育局或者乡、镇(街道)教辅室审批。各小学不得以任何名义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2.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房产证拆迁安置协议书等相关的证明材料,到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学校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1)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房产证(仅限住宅房和商住用房)一致,均在教育服务区内的;(2)儿童、少年的户籍在教育服务区内,父母双方无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教育服务区内的;(3)适龄儿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报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儿童、少年申报户籍后一直在教育服务区内的;(4)儿童、少年父母在教育服务区内有房产(房产占有份额高于50%)而无户籍的;拆迁户安置的新居在教育服务区内的;(5)教育服务区内的集体户口家庭的适龄子女,父母无房的;同一类情况入学对象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如符合第(4)条的人数过多时,可以按照拥有房产证份额多少、拥有房产证时间的长短等依次录取,直至额满。学校录取办法需报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执行。该学校未能录取的,由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附近学校就读。3.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居住证或者临时居住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辅室)报名,由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辅室)统一安排入学(统一安排入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安排在教育服务区学校,二是安排在学额相对宽松的学校):(1)有户籍,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内无房,租房、借房住的;(2)拆迁后未购置房屋而寄居他处的;(3)在姚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华侨归侨子女、外籍华人子女、港、澳、台籍人员随带子女(含港、澳、台籍学生)、来(回)姚创业和引进人才子女、烈军属子女、安置军人子女等学龄儿童、少年,要求在城区(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4)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或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或在国外留学,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寄养在在姚亲属家庭的儿童、少年,要求在城区(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5)在姚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原则上安排在具有接受外籍学生就学资格的学校就读)如要就读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长提交申请要求的;(6)虽有余姚市户籍,但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监护人所在的教育服务区学校就读的;(7)父母离婚的适龄学童、少年(主要按照以上第2条的规定,根据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上的关于小孩及房产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若房产判给一方,小孩随另一方而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的;(8)在本市域以外小学或民办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要求回户籍地升公办初中的(要求提供户籍证明、房产证明、毕业小学学籍证明);(9)符合条件的余姚市山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条件见余教﹝﹞年号文件);(10)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条件和入学程序见《关于做好年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的意见》余政办发﹝)27号文件);(11)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该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的。4.不符合以上2、3条各款条件的公办小学毕业生,可以直升教育局或乡镇(街道)规定的公办初中。如不愿到规定的公办初中就读,可回原籍所在地初中就读。5.适龄特殊儿童入学。盲童、聋童可报名就读省盲人学校、宁波市聋哑学校(盲人学校)。重度的智障儿童可到市特殊教学中心注册入学,轻度的智障、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的儿童可选择到教育服务区学校随班就读,确保每一个适龄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6.初中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招收体艺特长生。另行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内容包括:招生学校的资质认定、招收特长生的条件、招生名额、招生程序及相关要求等。总体采用各校自主招生加教育局审核的方法。招收的特长生比例控制在5%以内。

年余姚市义务段招生咨询电话一览表

序号

单位

电话

负责人

1

教育局

楼、李

2

梨洲街道

董、马

3

兰江街道

4

凤山街道

5

阳明街道

周、冯

6

低塘街道

徐、朱

7

朗霞街道

8

四明山镇

9

大岚镇

鲁、沈

10

梁弄镇

11

鹿亭乡

12

陆埠镇

王、胡

13

大隐镇

14

丈亭镇

15

三七市镇

16

河姆渡镇

17

马渚镇

裘、胡

18

牟山镇

19

泗门镇

62121

20

小曹娥镇

章、杨

21

临山镇

22

黄家埠镇

6906

参考余姚市城区小学教育服务区划分

(年教育服务区划分出来小编会及时公布)

根据城区各小学招生计划和生源分布状况,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城区二十所小学招生区域,公告如下:

一、东风小学:凤山(不包括晨光家园)、酱园街、阳明东路居委。

二、东城小学:双河村、穴湖村、东城。

三、东江小学:东江

四、阳明小学:阳明、宪卿第、季卫桥、皇山桥村、凤山(晨光家园)。

五、新建小学:子陵、胜一村、包家居委、原冶山村河南部分。

六、凤山小学:永丰村、五星村。

七、富巷小学:富巷、富巷居委、丰山前村、康山村。

八、新城市小学:新城市。

九、舜北小学:胜山、丰山前村、阳明。

十、舜水小学:龙泉、舜水。

十一、长安小学:长安、二高村、庙弄村、丰南村、群立村、锦江。

十二、瑞云学校小学部:北郊村、新桥村、梁堰村。

十三、康山小学:康山村。

十四、第一实验小学(原学弄校区):学弄、东朝街。

十五、第二实验小学(原白云校区):白云、最良村、白山头村。

十六、花园小学:南雷里、花园、三江口。

十七、世南小学:下菱、舜南、西郊村(最良江以北)。

十八、江南新城小学:江南新城。

十九、兰江小学:四明、西郊村(最良江以南)、谭家岭村。

二十、姚江小学:兰墅桥、丰杨河、三凤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fj/6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