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提高环境污染问题

发布时间:2024/12/30 11:38:03 

本报讯(通讯员王锴)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构建人防、技防、制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能力,精准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构建人防机制,提升社会化管理能力。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推行环保管家和环境顾问服务,通过购买环境监管第三方服务,为属地政府和企业提供环保专业咨询、环保问题技术服务,协助发现潜在环保风险和问题,实现环境污染监管关口前移,切实降低环保违法风险和治理成本。如低塘街道试点开展生态环境问题社会化管理,委托专业环境管理机构派员驻点指导街道开展生态环境工作,切实弥补了辖区生态环境管理专业人员不足的短板,提升街道生态环境管理能力。

构建技防机制,提升智能化发现能力。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建立智能化发现机制,采取无人机、走航车、卫星遥感等科技监管手段,构建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问题监测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对监管盲区的无死角监控,有效破解了环境监管的历史难题。如今年5月,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在低塘街道试点,通过无人机和卫星遥感对重点区域尤其是废弃矿山等“隐秘的角落”进行监控,并会同街道对监控发现的疑似点位展开现场排查。经排查发现,城东线与凤山街道交界处的某废弃矿山周围存在固废违法倾倒行为。该案件立案后两天内就完成了向公安机关的案件移交,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刑事拘留,再次刷新了案件办理速度。

构建制防机制,提升全域化发现能力。为了在全市生态环境问题“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治的基础上扩大排查范围、细化排查内容、深化责任落实,由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牵头起草的《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整治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实施,建立全市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及时、预警溯源精准、整改落实快速的全域化、闭环式问题发现查处体系,进一步落实属地政府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职责,鼓励各地主动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环境污染问题自我发现能力。目前,该实施意见正在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

本文来源:余姚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ms/9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