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官方出品
爱好是私人的,但艺术却是全人类的。
很多人愿意建一个自己的专属庭院,寄托自己的灵魂与情思,但是很少人愿意建一个公共的庭院,让更多人共享心灵的栖息地;很多人愿意将喜爱的物件收入囊中,炫耀给身边的朋友,但很少人愿意将自己的珍品摆在公众的视野里,让更多的人分享其中的快乐。两块巨大的泰山石在黑松的遮影下似海上两座仙岛,却又各自成波涛云海
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中都不乏“焦虑”之症,在教育下滑、环境恶劣、生活重压等客观条件下,很多人借助网络短平快的传播媒介,发出了愤怒的、不满的、无奈的或是无所谓的种种消极负声音。至少在盆景方面我听过很多这样的声音:“盆景是有钱人的玩物,是高雅公子哥消遣的项目”、“盆景不过是商人交易的商品”、“盆景的发展靠企业家、收藏家不行,当盆景成为学校中的一门课程才可能传承发扬”……
这样的声音乍一听好像有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醋味,又似乎偏激消沉,但是仔细琢磨好像也并不全无道理,现实生活中确有此类现象,但是问及如何改变现状?这些人或支支吾吾或高谈阔论,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同时不了了之的还有说这些话的人们。
直到走进余姚高风中学,知道有一位叫马建中的投身公益教育的企业家在收藏盆景,他用收藏家的专业眼光打造有园林艺术与大自然气息的校园景观,他将自己的珍贵藏品置于校园做风景,他的学校已经开设盆景的选修课,于是,在感动与备受鼓舞后才知道如何回复这些声音。
俯瞰校园活动区
高风中学-图篮球场周边的“四大金刚”--百年树龄的罗汉松
让人震撼的永远是内心的强大,而不是外表的浮夸。偌大的校园,处处看似随性自然,却又处处体现了关照自然、关照人文的文化,没有用大片的草坪来拼凑国家校园的绿化标准,没有用杨柳、银杏等排成街道树似的两排列队,没有人造的水泥石块,这里有的是有姿态、有意境的古树,有色彩、有看点的观赏石,有文化、有内涵的活着的古董盆景,以及高低起伏的山坡、檐牙高啄的雨廊、清澈见底的鱼池……树木大多是高大粗壮的古木,士兵般井然有序又庄严肃穆的大阪松,高耸入云、强悍有力的罗汉松,俯仰有致、仪态万千的千年古柏,苍老有力、气势凌人的黑松……当然,还有以松柏为主的盆景园,松树龟裂的树皮、粗实的树干、沉着强劲的气势让人为之一振,柏树个性飞扬,展露自然历练后的沧桑。学校被自然不焦躁、不做作的氛围环绕,景观因教学楼中的朗朗读书声而添加几多文化气息。
运动场周边近百株大阪松
假山、激流、游鱼
色彩缤纷的植物群簇拥着钟楼
学生们在绿荫掩映下雨廊中赏析校园风景
盆景园一角
盆景园中景色
盆景园中的榕树盆景
盆景园中霸气外露的景观树
盆景园中的松树盆景
盆景园中的组合盆景
值得一提的是,高风中学中的古树别具一格,每一棵都需要一个专属的定语,或奇拔,或俊逸,或庄严,或苍劲……它们没有树种的统一配备,罗汉松、大阪松、真柏……树种繁多、数量庞大、树龄居高,但每一棵树都有它最适合的位置;它们没有尺寸的局限,可以顶天立地,因为广阔的校园没有形式上的束缚;它们没有工整的修剪,只有岁月和艺术的雕琢,因为文化可以容纳一切有故事的载体。我们似乎不能称它们为园林景观树,它们因为在校园里更多了一些人文气息,是足智寡言的老者,颇具先贤的情怀。
千年柏树,俯仰有致,颇具王者风范,在风雨的洗礼下留下了怎样的生命轨迹?(树高约4m以上,胸径约40cm)
位于左侧的千年古柏
位于右侧的千年古柏
引人注目的古树
高风中学中有别处庭院难得一见的大片的樱花,早樱落英缤纷、芳香四溢,晚樱花团锦簇、遮天蔽日,让人似乎有误入“樱花源”仙境的错觉,三五成群赏花的学生也恰恰是一簇风景,周末赏樱的市民、绘樱的画家发出的笑声与赞叹似乎是添加了节日般融洽的气氛。
可以看樱花的地方很多,但能让人有误入“樱花源”错觉的赏樱圣地,中国大概也只有这里吧
漫步雨中赏景的学生本身不就是青春的景色吗
高风中学的景石配置不同于中国传统庭院中的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等以“瘦、皱、漏、透”为赏石理念和审美标准,而是选取泰山石、大化石、摩尔石等原本赏石收藏者把玩手中或置于案头的石种,这些石种色彩丰富、质地浑厚,更有一种沉淀下来的优雅,这种优雅是和谐,是柔缓,是曲线,是包容,是艺术的产物,它们从不跌跌撞撞,更不会气急败坏,永远表现出有容乃大的宽厚。
“济公”石
巨大的大化石,此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似山峦起伏的奇石
他确确实实是一个爱树的人,又真真正正地将爱付诸行动。他的行动让所有焦虑的怨声分贝骤减,让那些产生负声音和那些不了了之的人们无话可说。他将对自然的深刻见地融入于收藏标准,他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艺术与校园的结合。
在这个充斥着金钱至上价值观的时代,仍有人愿意投资教育,为公益做事情;在这个私欲至强的个人主义膨胀时期,仍然有人愿意拿出爱藏,与众人分享。无论是在什么时代,无论是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博爱宽广的胸怀都值得钦佩!
苍老的松树志气不减
他是一个收藏家,他用收藏家的专业鉴赏眼光置园布景,他用与众不同的收藏标准将艺术瑰宝“收”入园中。但是,高风中学与众不同的庭院景观却是因为:不“藏”!
至爱珍品他不藏于家中,不藏于个人的私人庭院,不藏起来给个别人欣赏,而是将景观文化放入自己投资的教育事业中,将艺术展现给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位参观者,将中国源远流长的盆景艺术永久传承下去。
艺术与公益放在一处,让艺术更闪耀,让公益与更人文。
正是这样“收”而不“藏”的收藏家给艺术品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的平台,正是这样“收”而不“藏”的收藏家赋予绿化新的文化的和艺术的内涵,正是这样“收”而不“藏”的收藏家正在为促进盆景的发展躬体力行。
高大的罗汉松屹立园中
独木亦成景
年10月30日~11月2日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CPAA)、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主办,余姚市高风中学、余姚市农林局、舜宇集团承办的“中国尊——(余姚)中国盆景收藏家藏品国家大展”在浙江省余姚市高风中学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
展场大门
嘉宾合影
展场俯视
“繁柯叠瑞”黑松高cm中国尊十大年度盆景收藏品第三名五大年度盆景收藏家马建中藏品之一
“墨松荣轩”黑松高cm中国尊大展五大年度盆景收藏家马建中藏品之二
“峻轩懿冕”榕树高cm中国尊大展五大年度盆景收藏家马建中藏品之三
在余姚高风中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家不仅在“玩盆景”,更将盆景文化作为艺术珍品置于更大的舞台、更亲近生活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藏家不仅在“收藏”,更将藏品展示给了更多的观众,让它成为普通人可以接受艺术的抚慰或洗礼;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藏家把盆景艺术与教育衔接上,将文化传承的重任交给了新青年;我们看到盆景的队伍中,企业家、收藏家一方面给予了盆景的市场价值,一方面也从企业家的角色开始演变为弘扬中华文化的筑梦者,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盆景界中原本对企业家、收藏家的认知,他们正在用对盆景艺术的爱来促进盆景的继承发展。
十分罕见的沙朴树和石楠树的合抱体,大沙朴树高达cm,胸径超过50cm
树石一景
被历史记住的永远是真正行动起来的人,而不是躺在床上的痴人说梦者。中国盆景界的企业家中有这样的人行动起来,将盆景艺术放入教育事业,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放置共有的平台,正是值得被记住的人们。
《中国盆景赏石》——高风中学特别专辑
刺柏高cm(古镇)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盆景精品展金奖第4名马建中藏品
刺柏高85cm(古镇)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盆景精品展银奖第24名马建中藏品
黑松高40cm(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入选奖第27名马建中藏品
“苍韵”黑松高cm(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入选奖第63名马建中藏品
文章来源:《中国盆景赏石》-6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ms/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