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游记置身于大自然地馈赠中,感受一

发布时间:2020-10-17 23:49:25 

图文│一季suki

写在篇首

近期,闷在家里,虽然无聊,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换个角度想,倒是给了我们难得的独处时间,可以好好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

多读书,多写作,有输入才有输出。这几天,读到了三毛的很多文章,三毛的作品大抵是早期的游记文章类的典范,由人及物,总能让生活开出花来。

是啊,生活还得继续,旅途也会再来的。

在家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打算把游记一篇篇都整理出来,远方和诗意,都在下面的文字和图片里啦,一起去看吧~

今天,带给大家的是一月初的生日之旅——余姚。

余姚

余姚,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城市。

直到确定了这场旅行,我才慢慢地开始去了解这个城市。

其实走过了很多热门旅行城市和景点,年,我就把目光放在了小众景点上。当我去发掘小众时,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们未曾抵达的地方。

这个未曾抵达,不仅仅是脚步,还有认知。

比如在无锡不知名的街道上遇到的一家超级小却非常正宗的韩式料理店,韩国老公,中国媳妇,所以两个人一起开了个小店,叫。

他当厨师,她来照顾客人。每个桌上都有一盏暖黄色的小灯,客人们都盘着腿席地而坐,大家都忍不住夸赞这个好厨艺,老婆开心地听着,老公从后厨走出来和大家聊天。

那时候,真觉得自己到了一个韩国家庭里,餐厅里的客人都是朋友,大家一起去主人家做客。温馨的感觉是无锡那座小城带给我的。

比如莪山畲族乡戴家山,我连字都不会读的地方,没想到有一天我会闯进畲族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几个小时的山路,一度让我怀疑这里面真的会有人住吗?

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美的恬静自然,静的不识人间烟火。进出这个地方,我们辗转了九次车,我想这辈子我或许都不会再去第二次了,太偏僻了,难以抵达。

所以天知道我有多幸运和开心自己曾经去过那里,仅一次,它便深深地流进了我的血液里,不可言喻。

还比如飘荡在祖国最东边的岛屿——东极。我曾幻想过很多次,什么时候可以去一次的小岛,没想到,就那么实现了。

我忘记了到底转了几次船,一共在海上待了多少个小时,才好不容易地上了岸。只记得那一望无际湛蓝湛蓝的大海深不见底,还记得岸边的海风吹的让人陶醉,还有那渔民在礁石上劳作的背影,可可爱爱。

后来,很多朋友看了我的图片,嚷着要我带他们去玩。我记得那几个岛,要抵达都很艰辛。但我说:“如果是东极的话,我愿意再去一次。”

这些,以前,都是我的认知里的空白。如果不是去了,我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也不会了解还有那样的少数民族,更不会理解深山里、大海中那别样的生活方式。

这些,好像都是停在原点的我,在日常的工作学习里永远也接触不到的。没有触及,就没有认知;没有认知,便不会思考;没有思考,便永远停在原点。

所以,这一次,对于余姚,我也曾经空白;后来,我把它画上了属于自己的颜色。

四明湖水杉林

余姚市梁弄镇的四明湖因一片水杉而别有风味,被誉为“水上森林”

这片水杉一年四季风景各异,而最美的便是这深秋初冬之际。

红彤彤水杉林,与四明湖交相辉映。

如田园诗画般令人沉醉。

这里除了拍景,拍人也是极美的。小众景点,没有范围设置、没有景区管理,也没有拥挤的游客。干净明朗的背景可以拍出户外版的个人写真,很通透。

这里的游客大都是周边来散心、野餐的家庭。你可以看见爸爸指着水杉认真地向孩子解释大自然的模样,也可以看见嬉笑打闹的孩童们,还有那一对对满眼甜蜜的小情侣们。

那时候我想,大家都是很幸福,才会来到这里吧。

下面说说这里的住宿和餐饮,我的个人经验,避免大家踩坑。

住宿:你可以提前预定好水杉附近的民宿,不过这里不是著名的旅游景区,所以住宿和餐饮服务都不是很完善,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预定民宿时一定要提前问清楚步行距离水杉林有多远,超过一公里不建议预定。因为交通不便,没有公交,只能步行前往,所以越近越好。

如果你是自驾游,可以的话不必在水杉林景点附近留宿,因为水杉的游玩时间大概两三个小时足够了,有车的可以赶往下一个景点再住宿。

美食:说到这里的美食,梁弄大糕必须上榜。一下车,你就会发现整条街、整个村庄、家家户户都在卖。余姚梁弄大糕列入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舌尖上的中国2》收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值得一尝!

还有一个很推荐的便是烤山芋?或许是叫烤山芋吧,当地人的语言我没太听懂,解释不来。我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烤红薯,把皮扒了,放在机器里烘半干,外皮是软的,里面则更软更甜,热乎乎的,适合冬日。

从水杉林出来,路边的村民都在卖,便卖了一包尝尝。结果出乎意料,特别好吃,想着到下一个目的地再继续买,没想到出了那个村庄,便再也没见过这样的烤红薯。

所以啊,旅行中的美食和美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了便就是惊喜。

柿林村

下一站,我们便来到了人迹罕至的柿林村。

为什么说人迹罕至?如果说在水杉林还可以见到零零散散的周边游客,那柿林村,便只有我们两个游客了。

坐上一天一班的进山大巴车,东拐西拐了不知道多久。悬崖峭壁就在车旁,层层大山尽在眼下,两个人兴奋地讨论个不停。车上仅有的几个村民,倒是见惯了这些景色,漠漠然地,各想各的事情。

去往柿林村的路上所拍

又到了全车就只有两个旅行者的时候。

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细细地去品味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存在。

我们像个异乡者,一下子闯入了另一种的生活。

大巴直接开到了柿林村的村口,一颗六百多年的柿子树旁。

一下车,笑脸盈盈的老板娘已经在等着我们,便跟着老板娘先回了民宿。

一放下行李,便着急地出来逛逛这个村庄。因为光是从村口到民宿的一条小路,就足以让人感受到那份古朴。

那种古朴,藏在村口六百多年的老树里;那种古朴,装在沈式一家的祠堂里(一村人家都姓沈);那种古朴,浸在青石板路的石缝里。

很难去与那些商业打造的古村古镇相比较,这里,是浸在骨子里的宁静与纯真。

很多村民不会说普通话,光是买一袋柿子饼,就花了十分钟来沟通。因为我们连数字的讲法都不一样,很难想象一口普通话在中国的大地上有毫无作用的这一天,很罕见,却也有意思;

村庄里做民宿的不多,做民宿的也没有改变其房屋原来的面貌,依旧是青砖灰瓦,很原始的感觉,我没有住过瓦房,着实新鲜;

老板娘也很真诚可爱,我们刚入住,老板娘便说自己马上要进城去儿子家,房子就留给我们两个人住,厨房随便用,自己做饭吃,所以莫名其妙我们两个人就成了山里的居民,好像没几个人把我们当游客,很奇妙。

虎哥做的饭,嘻嘻~

在这里,不需要紧张的日程,不用刻意地寻找美景。

就这样,两个人,牵着手,散散步,计划着未来的生活,幻想着老后的日子;一起窝在厨房里做饭聊天,你做我吃,我吃你看,你说你喜欢我吃花饭的样子,我说我喜欢你做饭的样子;两个人打打闹闹、开开玩笑,时间变得很慢很美好。

晚上,下了小雨,第二天起床,打开窗户,便吸了一肺的清醒。有多久,没有好好享受一次清晨了,没有赶地铁,没有压力,没有人群。

我喜欢这个村庄,白天夜晚都爱,让人说不出的干净舒适。走的时候,我们都很不舍,下次,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次了。

这个世界好大,永远都有下一个想探索的地方在等着我。所以,那些曾经去过的地方好好记录吧,那些喜欢的地方更要好好珍藏啊。

对于美好的地方,我们都期许下一次。但其实,一辈子太短,世界太大,很多地方,这辈子你终究只交汇过一次。

只一次,便珍惜,便珍爱。

尾声

四明湖和柿林村,都因这些照片和文字被我保留了下来,也分享给了更多的人;在我心中,更是填上了某种色彩,让我成为了更多彩的自己。

我爱我曾走过的每一个地方。

以上,我是suki,一个努力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的女孩。不知不觉,又是一篇三千字的游记,喜欢的话记得帮我点个哦,特别感谢啦~

如果你想去的话,有什么具体的问题随时欢迎你私信,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再会啦~

——END——

文字:一季suki

配图:一季suki

编辑:一季suki

一路同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ms/5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