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余姚这位老先生的几次洪水经历,

发布时间:2018-7-1 20:38:25 

近日翻阅《余姚老照片》中的洪灾场景,不禁使我回忆起余姚古城和我一生中遭遇的年、年两次洪灾。

解放初余姚镇的洪灾不多见,追根溯源与老祖宗的聪明才智相关。一是地域划分,余姚、慈溪均南北纵向,南山北海,排涝顺畅。二是注重疏浚河道,有用河泥肥田的习俗。三是整个余姚城排水的河道、池塘纵横交织,排列有序,城郊有大片湿地,堪称”东方威尼斯”。以江南城为例,学弄、保庆路、十八间、城下路、笋行弄、南河头等均有小河相通。单棂星桥江上(现巍星路)有花园桥、棂星桥、石巍桥等,学弄到学官、四眼井(直街)的小河上除两座学宫前的泮桥外,无名小桥有10多条。且潮张潮落,河水清晰,可钓蟹捕鱼、做饭洗涤。因此只要乘上小船可游遍全城。现在地名上有桥的,有桥必有河。如桐江桥、智慧桥之类的地方,均有活水的河道相通。记得20世纪50年代我邻居家孕妇就是在棂星医院做产的。故从宋代起余姚素有“烟水万人家”的“东南最名邑”的美誉,连老县府内的秘图山下也有活水相通的秘图湖,曾在元至正二十年(),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刘本邀42名士曲水流觞,赋诗品酒,行修禊之事,志各人之乐。为历史上有名的“续兰亭会”。因城内排水通畅,城外又有最良江把四明山下来的洪水分流到下游,江边有芦苇荡之类的湿地。一般的台风暴雨,除少数低洼地段积水外,基本可保余姚镇居民高枕无忧。

余姚洪水留影(年)

从我记忆中最大的洪灾数年,9月3日至6日,余姚境内受台风暴雨袭击,接连三昼夜暴雨如注,山洪狂泻。余姚县平均降水.7毫米,(根据年版《余姚市志》,而当年报道为.9毫米)超过道光十五年()历史上降水量的最高纪录。姚江水位达5.13米,平地水深1.5米至2米,一片汪洋。城北水没门窗,公路可行舟,4千余个村庄受淹,余姚五十余万百姓受灾。6.8万亩棉花地受淹,损失棉花万斤。受淹晚稻45万亩,颗粒未收14万亩,损失粮食万斤。全县死亡11人,伤人。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县委紧急动员,组织7.8万人,调集3千多船只抢救灾民。慈溪县大批农船也前来支援,及时把灾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机关、学校、工厂接待安置大批农民,提供住宿、膳食。省里派飞机在城区周边农村空投救灾物资。华东局、省委、地委和兄弟县市纷纷派慰向团来慰向灾民。帮助恢复生产。

余姚发生了许多危急中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如余姚公社凤山大队陆家顺支书带领四员青壮年掏干被暴雨灌沉的农船,沿淡竹弄出发先救出了郑春才一家17人。船无法撑进时,陆书记跳进齐脖子深的水,用翻面的八仙桌把人救出来。6日这一天他们5人共救出多人,直到伤晚最后一船才装上陆书记家的12人平安转移。县委副书记李东昌手拿竹竿,翻山涉水直奔40多里外的四明湖水库察看灾情。医院的白衣战士在冯世邈、张春阳俩院长带领下,乘船在皇山桥、大会堂,梨洲中学、候青门居民会等地设立巡回医疗站和临时门诊室。国营第二点心店挂出了“通宵供应”的通告。全民抗灾,干部带头,特感温馨。

丰北公社浸没在洪水中平地深三尺(年)

那一次洪灾我已休学干临时工3年,祖母让我上街购物。我沿着棂星桥江西河岸的墙根淌着齐腰深的水前往,只见小小的根显桥江宽了许多,根本分不清路和河。淌水到大街上,街道上可以撑船。这场水灾使余姚中学流生增加,故国庆节后破天荒第二次招生,使我这位政策线外的子女侥幸人学,又读了3年高中。水灾后余姚新掘竹山江张巷浦至郁浪浦后横江一条,长2公里,加快了姚江排水速度。

据《余姚市志》记载,在年8月21日至23日,台风暴雨又引发一次大的洪灾。余姚有个村庄被淹,死2人,伤12人。

那时我支农在二六市魏家桥村,一对儿女尚幼,一家4口挤在低矮的知青房内。有慈城的亲友闻讯担着救灾物资乘火车雪中送炭,下车后看到叶家火车站周围白茫茫一片,只好无功而返。我事后知道,只能把这份深情牢记在心。等洪水稍退劳力少的我队还有桥东10多亩田没耕种。最困难就是要把手扶拖拉机用人工抬过洪水尚淹的低洼地段。机重路窄,4个人抬数百斤重的铁家伙,数人扶着,淌水流汗,不管泥泞湿滑、石子硌脚、蚂蝗叮咬,硬把拖拉机抬过洪水中的危桥和小路。当拖拉机重新轰鸣时,大家虽浑身上下没一处是干的,都忘记了疲劳,开心地笑了。

当看到似曾相识的宁波慈城的古县街门、学宫、考棚和小桥流水成为旅游景点时,回过头看余姚的旧城改造,是得是失历史自有公论。当前余姚借鉴德国经验,在陆上设拦水坝,实践可检验治水的效果。对于抗洪救灾,我们要总结传承古人的经验和传统,注重疏浚河道,保护湿地,利用自然生态蓄水防涝。同时保证下水道的畅通,是国内外水利专家的共识。雨果曾经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许多发达国家的下水道档案资料完整,利用充分,宽敞无阻。余姚市内许多河道是在近几十年间填满变路的,建成后的下水道可能已淤害,乏人管理。我们既要学习先进经验,又要群策群力,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建设海绵城市,把抗洪工作做得更好!

本篇选自陈元振老师所主编的《余姚老照片里的故事》

原标题:《余姚洪水亲历记》

特此鸣谢

Time酱猜你喜欢

1.昔日繁华今不再!关于这条老街的故事,令许多余姚人动容......

2.有多少余姚人记得?余姚竟还有过这样一座“传奇”小学……

3.牛,医院教授竟是余姚人!他还为家乡做过这件大事,都应该被记住......

黄承漳

赞赏

长按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ms/2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