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囡囡吃早饭烫伤
近日,市二院儿科急诊科里一位一岁余姚囡囡哭得声嘶力竭,奶奶将其抱在怀里怎么哄都哄不住。原来这个囡囡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当天早上吃早餐时,老人一不注意,小孩子就把手伸进了面汤里,结果被烫伤了。
图片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只见该小女孩的左手手指全部起泡,手掌部分烫起泡,右手虎口起泡,看着白白嫩嫩的小手上满是粉红色的水泡,实在让人心疼,二院急诊科医生赶紧为她冲洗、包扎、抗感染。
医生告诉记者,入夏以来,因烫伤来就诊的患者着实不少,其中幼儿占了很大的比例。
夏季烫伤高发,家长需提高警惕
市二院儿科主任医师马杏娟告诉记者,夏季是烫伤的高发季节,由于气温高,穿衣少,一旦与热源接触,就容易造成皮肤烫伤或烧伤,7月以来,市二院儿科急诊已经接诊过多名烫伤的小患者,这往往与家庭护理的失误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在这里,她想提醒家中有幼儿的家长,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家长在看护时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烫伤意外,所以一定要注意把装有热水的水杯、水瓶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不要让孩子触碰刚烧好的饭菜。
烫伤急救,牢记5字真诀
此外,医生还想提醒大家,日常如遇轻度烫伤,也不要惊慌失措,切记不要听信所谓的“偏方”将油、牙膏、酱油等涂抹在伤口上,这类物品有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并可能加重烧伤深度。正确的生活烫伤急救原则应为“冲、脱、泡、盖、送”。
1、冲---将烧烫伤的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0—30分钟左右,冷水可吸收热量,降低对深部组织的伤害。如果疼痛持续较重,可延长冲浸的时间,如果没有冷水,可用无害冷液体代替。一般的自来水中细菌含量很少,完全可以使用,不用担心可能发生感染。如果没有自来水,井水、河水也可以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2、脱---在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千万不要强行剥去任何衣物,以免弄破水泡。因为水泡表皮在烧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出。由于烧伤后该部位及邻近部位会肿胀,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把戒指、手表、皮带、鞋子或其它紧身衣物去除,以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而造成血运不畅,导致更严重的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3、泡---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而在烧伤极早期的冲洗能够减轻烧伤程度,十分重要。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及小孩和老人,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水温,以免造成体温下降过度。
4、盖---使用干净的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创口的清洁和减轻疼痛。对于颜面部烧伤,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5、送---转送到专业治医院进行进一步正规治疗。
文字撰稿:余姚日报新媒体事业中心肖宇芳通讯员徐迷梦
版式编排:余姚日报新媒体事业中心杨月云
(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ms/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