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余姚新一届决策层切实保护好一座城市

发布时间:2018-1-30 11:56:58 

元宵佳节,万家欢乐。但也发生了一件让余姚人极其痛心的事情,位于余姚古城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首的武胜门路历史文化街区发生了火灾,明代翰林第建筑西厢房被毁,虽然大火没有波及主楼,但还是对明代翰林第的建筑风貌造成了破坏。谁之过?我认为这与我市长期以来在文化、文保事业上政策不给力,文化投入微薄,文保资金严重不足,没有建立一种超大体量的文化交流平台,历史文化弘扬、交流、传承张力严重不足造成的!值得深刻反思!

今年2月21日上午,余姚明代建筑翰林第西厢房烧为灰烬。

全市个市级文保登记处,每年的文保“救命钱”每处不到元。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一直呼吁,文保资金分文未加,还越呼越减!

什么是文保资金?文保资金是为文化遗产谋生存的救命钱。据我所知,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登记在册的文保点达处,全国级文保单位7处、省级文保单位10处、市级文保单位(点)处。这本是我市可以引以为荣的好事,但不知为什么,近些年来,投入的文保资金却一年比一年少,市级文保资金先是万,后来例减了一半,现在仅有可怜的万元,每处的维护修缮资金不到元。这么庞大的文化遗存面临着抢救保护修缮的大事,但我市文保资金早已严重不足,文保部门有保护之心,但无保护之财力,工作实施困难重重,很多历史建筑自己倒了,还有很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改造消失了!其趋势远甚于一场火灾!就此现象,我市文化部门、文保部门多次向上级汇报请求增加文保资金,但均无果!近5年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在一直为文保资金的极度短缺大声呼吁!但至今的结果是:文保资金分文未加,还越呼越减!

余姚明代谏议坊破坏严重,岌岌可危,精美石雕、重要部件多处破损,牌坊长期凄凉地屹立在废品场中。余姚原址保留的古代牌坊除了严子陵高风亮节牌坊外,就存这座谏议坊了。虽经媒体多次报道,但修复一直搁浅多年。

谏议坊的危急情况经政协委员撰写社情民意并在政协协商交流会上面对面向市委领导进行建言后,虽周边环境有所整治,但因文保资金紧缺,牌坊至今没有任何修过。

以下照片年9月23日拍摄摄影鲁旭安

更令人哭笑不得,十分讽刺的是,如今,保护谏议坊的围墙已成了一堵残墙,墙上“文化遗产千秋传承,保护弘扬万代……”的红色大字赫然醒目,十分耀眼。但摇摇欲坠的谏议坊,仍孤独地屹立在风雨中。

以下照片是今天(年2月14日)拍摄摄影晓旭

贵州投资60多亿打造了“中国阳明文化园”;绍兴主打阳明文化牌,气势雄聚。为什么有那么多文化学者来余姚寻迹王阳明,转一圈就走?是什么怪圈束缚了王阳明的家乡?束缚了这座文化名城?束缚了我们现代人的思想?余姚是王阳明的家乡,在全国却没有影响力?!

年,贵州举全省之力,投资67.2亿,占地亩,已在打造“中国阳明文化园”并将作为中国(国际)阳明文化节等王阳明学术研讨会议的承办地点;绍兴也公祭了王阳明,主打阳明文化牌,已经气势雄聚。这些外来信息对我们余姚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但事实上,余姚的文化人都是在一直呼吁做大、做强阳明文化的,年,在魏振纲、章亦平等文化界老前辈及文保部门的大声呼吁下,我市启动了王阳明故居的重修工程,当时贵州等地还没有开始做阳明文化,二十多年来,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及后来成立的阳明学研究中心都是一直把挖掘、保护、弘扬、传承阳明文化为工作导向的,另外余姚本地也有很多学者在专门研究王阳明,出了很多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







































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ms/2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