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儿时的记忆—余姚童谣小时候,外婆既是小编的全世界,又是小编的启蒙老师。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嘴里含着1毛钱的冰棍躺在楼顶,听外婆给我们讲故事、猜谜语,还有教我们唱童谣~~
来来来,一起听听儿时的童谣~
啦啦啦~,没听懂吧!没听懂还不懂学习学习么?方言: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打荞麦。意译:麦装了三箩可以开始打荞麦。时间:00:00-00:10方言:噼噼啪,噼噼啪;意译:打荞麦的声音。时间:00:11-00:13方言:荞麦打一斗,快快做馒头;意译:打荞麦做馒头。时间:00:13-00:16方言:馒头做一百,快快请菩萨。意译:做一百个馒头用来请菩萨。时间:00:17-00:20方言:菩萨哎,保佑癞头儿子生头发。意译:请菩萨保佑秃头的儿子长头发。时间:00:21-00:26方言:老嬷看见会笑煞,丈母娘看见认勿得。意译:妈妈看见笑,岳母看见不认识。时间:00:26-00:33听不懂余姚话木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读故事好好琢磨琢磨余姚话~请答应小编一定要先看方言,再看意译哦,要不,小编就不理你们了,哼~通济桥的故事阿拉余姚有一座老老古老个石桥,老老大个,叫通济桥。格那桓卧于南北之间,是拱形个,有三孔个。一条余姚个姚江呢,缓缓个从格那呕,顺阿个桥头流过。格阿拉余姚啦,有双城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个历史。格嘛老百姓呢,南北两岸个啰往来啊和总是靠那舢板啊呕,啊到个那浮桥啊,到渡船啊。格碰着个呢刮风落雨啦,交关个危险。格嘛一代一代个人落来啦呕,格嘛呢搭木桥啊、板桥啊、石头桥啊。不过呢,噎=个桥啦和总勿大牢个,碰上着呢哪,大风大雨啊大水啦,和总要冲翻个。格经过呢一代一代人个努力,和总诺呕,那么终于有人哪,造勒一梗通济桥。意译:余姚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桥,叫通济桥。它有三个孔,是拱形的,横卧于南北之间。姚江水从通济桥下缓缓流过。余姚关于南北双城的记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没有通济桥前,余姚南北两岸的老百姓靠舢板、浮桥、渡船来往。碰上风雨天,非常危险。很多年以来,余姚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南北两岸搭过木桥、板桥、石头桥。但这种桥都不牢靠,遇上大风大雨大水,总要被冲翻的。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终于有人造出了一条通济桥。格一梗通济桥啦,造好啦,渠个桥个旁边啦有一块石板个。石板里啦有两个字啦刻啷个,刻个啥个字呢,海舶过而不落风帆。噎=个风帆呢,阿拉余姚人呢讴风蓬格。侬一只船里有一只风蓬啦,已经是大船哉。侬有两只,有两梗个风蓬呢,侬好到大江大湖里好开哉。三梗个到个风蓬啦,海里啊也好开哉。格就是讲啦,一梗桥啦,造得格是多少个有气派,有多少个大。到时来一个辰光,噎=梗桥,称阿拉是浙东个第一桥。意译:通济桥旁边有一块石板。石板上写着几个字:海舶过而不落风帆。风帆,余姚人叫作风蓬。一个船里有一个“风蓬”,就是大船了。船如果有两个“风蓬”,就可以到大江大湖里去航行了。船如果有三个“风蓬”,就可以到海里去航行了。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通济桥造得是多么气派啊。通济桥,在当时被称为浙东第一桥。格嘛桥开、开通格噎=日啦,两旁边,河旁边格老百姓和总是敲锣打鼓、嘛调狮子,河里嘛呕划画龙船,要多少闹热有多少闹热啦。余姚格嘛地方做官个哦,有铜钿人家个人哦,和总是赶拢来。格嘛桥两旁边个老百姓呢和总等勒那,人家有时辰格呷=。时辰到哉,和总想要抢着,要要要过桥个架势勿啦。该里一个辰光啦,有一个人,后生老人。该人抱勒一个小人,噎=个小人是刚刚满月。阿拉余姚啦,有个呢风俗习惯。侬假使媳妇到婆家哦,侬是个呢一般娘家啦勿去过,等小人生出满月好到外婆屋里啦好去庉一会个。正好一日仔呢,噎=梗桥呢是开通好走哉,所以呢,渠拉啊等啷。格嘛老百姓呢,时辰到哉,和总好上桥着呢,看见一个小老人哦,那小人抱仔,介小个毛头人啊,所有人讴渠呢先走。讴个先走侬,走,桥高头先来个走过去。亥=,阿格小人侬运道多少好啦。亥=个千百年下来喔,造勒介大个噎=梗大桥。而且哦,则=还要讴渠走头桥哦抱仔哦。哦,该运道真好哉是,格嘛所以渠拉娘抱着啦就是走勒头桥。该讲来也奇怪个啦,该小人叫哦是比别个,小人才华啦。该从小就是有点,刚刚开始读书个辰光,那,啥个三字经啊,百家姓啊倒背如流。后来呢哦,那考秀才啊,中举人啊。到最后哦,殿试,殿试呢,中进士。进士呢,该具啥西啦中格呢哦,就是状元啦。到最后哦,渠结果做啷去做啷去哦,做到呢哦,相国师啦。大相国师呃,就是后来等于是帮助太子太傅、大相国。渠是阿拉余姚鼎鼎有名个,明朝个辰光啦,余姚鼎鼎有名个第三个阁老。么呢,从此以后,阿拉余姚个老百姓啦,和总呢,侬凡是小人生出呢,该么先么一个哦,人家话请祖宗,么呢再呢通会呢自家屋里个祖宗啦,请菩萨弄好以后呃,就是哦要做个一笔事体呢,咋必小人抱仔呢,就是要走高桥,走走走通济桥啦,走头桥去哉。意译:通桥那天,河两边的老百姓敲锣打鼓、舞狮子,河里划着龙舟,真热闹。余姚的地方官、有钱人家,都赶过来看热闹。桥两旁边的老百姓,也都在等着。时辰到了,大家都想着过桥去。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年轻的妇人。她抱着一个刚刚满月的小孩。余姚有一个风俗习惯。媳妇出嫁到了婆家,一般不回娘家,等小孩满月后可去外婆家住一阵子。正好这天通济桥开通,这位妇人就等着从这儿经过,带着小孩去娘家。两岸的老百姓,看见妇人抱着刚刚满月的婴儿,就让她俩先经过。他们高喊:从桥上先走过去吧。呵,这小孩运气真好啊。千百年下来,造了这么一条通济桥。让他第一次通过这座桥。这运气真是太好了,他妈妈抱着他走了头桥。说来也奇怪,这小孩从小就比别的小孩有才华。读书的时候,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倒背如流。他后来考了秀才,中了举人。又经过殿试,中了进士。进士,中的是状元。后来他一直升官,升至相国师了。相国师,就是帮助太子太傅的。他是明朝时余姚鼎鼎有名的第三个阁老。从此以后,余姚老百姓生了小孩后,就要抱着小孩走一走通济桥。走头桥个辰光呢,要有一顶黄布油伞。阿拉过去呢,有呢黄个黄布油伞啦。油布雨伞一顶,格嘛嘛小人抱仔,走桥走,走啷去个辰光呢,嘴巴里要话个。啥个话呢,新人走新桥,走过新桥万年老,代代相如做阁老。一个大人和总哦,噎=梗桥啦来走啦,寄托着小人哦下回呢哦光宗耀祖,书读得好。和计呢哦,啧啧哪像一个呢,像现在过么呢考大学啊,考博士哦。亥=,噎=梗桥哦,侬莫话哦,走去哦,走上去哦,是哦,渠个台阶格啦阔阔个,噎=个好像一个一个格台阶里哦,好像是仙人走过个脚印,和总还来啷里。桥两旁边个那石板里个荷花啊,桥高头个小狮子啦,好像还是呢哦,正呀来得讲。讲噎=梗桥呢交关厚重个文化底蕴,所以呢,阿拉余姚人啊,有辰光哦也欢喜到桥高头去走啊走,去小狮子啦摸啊摸。噎=梗通济桥,该就是阿拉余姚,余姚个标志。意译:走通济桥的时候,要有一顶黄布油伞。过去,有黄布油伞。撑着一顶油布雨伞,抱着小孩,嘴巴里要念念有词。说的内容是新人走新桥,走过新桥万年老,代代相如做阁老。大人抱小孩走通济桥,是希望小孩日后能光宗耀祖,书读得好。这类似现在希望小孩考上大学、考取博士一样。通济桥的台阶阔阔的,好像是仙人走过的脚印,全部留在了这里。桥两旁石板的荷花,桥上的小狮子,似乎在讲述着什么。似乎在讲述着通济桥厚重的文化底蕴。余姚人有时间也喜欢到桥上去走一走,摸摸桥上的小狮子。这条通济桥,就是余姚的标志。余姚简介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虞世南、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乡。余姚文化属吴越文化,余姚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余姚知识普及得差不多啦,欢迎大家加入下列视频的意译,猜对有奖哦!敬请白癜风哪治的好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aoshizx.com/yysms/1440.html